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说说《醉翁亭记》中的“乐其乐”

李和明   

欧阳修《醉翁亭记》写他与众宾野宴尽欢以后,感叹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乐其乐”的解释,中学课本以及一些注本都是:“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这种理解恐怕并不准确。 

依照一般的说法,“乐其乐”中的“其”就指欧阳修自己。也就是说,欧阳修乐的是自己独得的山水之乐趣,而与滁人的“从太守游而乐”不相干。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跟文章所要表达的“与民同乐”这个主题发生了牴牾。说滁人“不知”,言外之意就是只有自己才懂得山水的乐趣,滁人只是陪着太守“随喜随喜”而已。这样的的理解,跟整篇文章的情感内容也是不相吻合的。 

我以为,“其”字应该是指代滁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证明。“其”作为代词,必然有上下文提供的内涵基础。“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语是人而不是太守,如果把后一分句说完整,那就是“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所指代的对象正是“人”;下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中的“其”,指代滁人之意更为显明。这两个“其”字所指的不能不是同一对象。 

把百姓的快乐看作自己(太守)的快乐,这也符合当时欧阳修的思想感情。《孟子》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欧阳修,具备这样的思想意识,应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人意料的地方。太守游山玩水的乐趣,滁人不会不知道,而太守的真正乐趣却在于滁人的幸福安乐,这深一层的快乐,却除了太守本人以外,别人是很难真正体会到的。作者所要表示的,正是这样一种切身的感受。 

就《醉翁亭记》全文的结构上看,我们这样的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前文极力渲染山水之乐,而山水之乐写到“四时之景无穷,而乐亦无穷也”已经达到高潮,后文已经难以措手了,作者于是笔锋陡转,写出滁人“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游乐情景,从而把自己的乐趣引申到“乐民之乐”、“与民同乐”这样更为深广的一步。振起后文,全靠这一句话。 

 作者邮箱: shihushuyuan@sina.com 

    
相关资料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天津市中考和平三模)
  《醉翁亭记》《观刈麦》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醉翁亭记》《谢无逸闲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答谢中书书》《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游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ppt课件(第一课时)
  《醉翁亭记》练习3
  《醉翁亭记》思维导图(12张)
  《醉翁亭记》ppt课件(39页)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对应练习
  《醉翁亭记》《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房山区二模)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醉翁亭记》ppt课件(21页)
  《醉翁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醉翁亭记》ppt课件(84页) 2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2
  《饮酒》《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文复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