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传》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一、背景知识补充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
上古到先秦两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先秦的寓言故事,也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一时期的小说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多截取人物的只言片语,被称为笔记小说。如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开后世笔记小说先河。
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柳毅传》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唐代传奇小说大都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文辞华美,在艺术上有较高成就。
宋代出现了话本小说,这是民间说话人所用的故事的底本。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是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代表作有冯梦龙辑集加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凌蒙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出现了一大批不朽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二、能力训练
1.给下列红色及加点字注音
(1)应( )举下第 (2)若有所伺( )
(3)千万无渝( ) (4)饮龁( )甚异
(5)不可殚( )言 (6)走谒( )大王
(7)神祗( ) (8)诚怛( )人心
(9)坐贻聋瞽( ) (10)项掣( )金锁
(11)霰( )雪雨雹 (12)缱绻( )
(13)幢( )节玲珑 (14)绡穀( )参差
(15)
2.解释下列红色的词
(1)言讫( )
(2)又乖恳愿( )
(3)脱获回耗( )
(4)不可殚言( )
(5)悲不自胜( )
(6)少选当毕( )
(7)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 )
(8)远罹构害( )
(9)乃擘青天而飞去( )
(10)帝知其冤而宥其失( )
3.下列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既而将诉于舅姑 舅姑:指公婆
B.近与天将失意 失意:指不得志,不如意
C.不遑辞候 不遑:不暇
D.宁可致意耶 宁可:哪能
4.选出下列红色字中意思相同的两项:
(1)
A.贱妾不幸
B.吾君方幸玄珠阁
C.
D.幸被齿发
E.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
( )
(2)
A.或以尺书寄托侍者
B.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C.龙以水为神
D.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
E.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
( )
(3)
A.遂宽其同气之罪
B.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
C.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
D.帝知其冤而宽其失
E.其山无高岩邃壑
( )
5.下列加点词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
(1)
A.不相通达,致负诚托
B.宁可致意耶
C.
( )
(2)
A.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因告辞曰
B.君乃辞归宫中
C.不然者,吾何辞焉
( )
6.红色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
B.为夫婿所薄
不终岁,薄产累尽
C.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D.未卜将以为可乎
午战于彼,未还于此
7.解释下列红色字,并说明用法
A.夫乃止毅( )
B.景从云合( )
C.公,乃陌上人,而能急之( )
D.诚怛人心( )
8.选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俱亡所见矣
B.景从云合
C.愧惕惭惧,不知所失
D.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9.请给下列文言小段加标点
长庆初山人扬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者有唐居士世人谓百岁人杨谒之因留杨止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下弦月子来其女遂贴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一室朗若张烛
附参考答案
1.
(1)yìng (2)sì (3)yú (4)hé (5)dān (6)yè (7)qí (8)dá (9)gǔ
(10)chè (11)xiàn (12)qiǎn quǎn (13)chuáng (14)hú (15)huī (16)wěi
2.
(1)完结 (2)违背 (3)倘若 (4)竭尽 (5)禁得起
(6)不多时 (7)岂 (8)遭受 (9)分裂 (10)赦免
3.B.失意:不合
4.
(1)CE(A.幸运 B.驾临 CE.希望 D.幸亏)
(2)BE(A.把 BE.用 C.凭借 D.因为)
(3)AD(AD我的 B.他的 C.他 E.那)
5.
(1)A 导致(BC.传达)
(2)C推卸(AB.告辞)
6.C.感谢 (A.全/完结 B.轻视/少 D.不/未时)
7.A.使……止 B.像云彩一样 C.为……着急 D.使……悲伤
8.C(A“亡”通“无” B.“景”通“影” D.“已”同“以”)
9.长庆初,山人扬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者。有唐居士,世人谓“百岁人”。杨谒之,因留杨止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下弦月子来。”其女遂贴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一室朗若张烛。
阳光
高二(2)范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