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柳毅传》赏析

《柳毅传》赏析

《柳毅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作者李朝威生平事迹无考,从小说中可知他是唐代陇西郡人。《柳毅传》描写的人神恋爱婚姻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寄托着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的理想。小说中有不少描写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例如龙女的不幸悲剧是因为“父母配嫁”和丈夫的虐待,这就暴露出封建礼教统治下父母包办婚姻和夫权的罪恶,有着强烈的社会意义。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论述唐传奇时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鲁迅以小说史家的眼光论述了唐传奇的地位。唐传奇虽渊源于六朝志怪,但有明显的进步。它不同于六朝志怪“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而是有着显著的寄托和社会意义。鲁迅又说,小说“至唐代而一变”,“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这就是说,六朝小说还只满足于片言只语的集录,唐代传奇则有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完整的结构,从此,中国小说由雏形期走上成熟期,形成为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柳毅传》可显其一斑。

《柳毅传》的情节曲折多变。落第书生柳毅在去泾阳路上,“鸟起马惊,疾逸道左”,“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启开了这一奇异的浪漫主义小说情节的端绪。牧羊妇人的以“殊色”去放牧的行为,引起柳毅的“怪视”。“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的神情,不由得使柳毅“诘之”。龙女备述身世遭遇“悉以心诚之话倚托”,请柳毅传书龙宫,救其出水火之中,并告知进入龙宫的办法。二人相别时,柳毅的“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的话,龙女的深情回答:“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为以后的人神爱情婚姻埋下了伏线。柳毅恪守向龙女许下的诺言,按照龙女提供的办法顺利进入龙宫。其间,钱塘君的震怒,飞往泾阳,吃掉泾川次子,救回龙女,和泾川王次子的矛盾到此已告结束。龙宫大开筵席,广赠珍宝,小说在热烈的氛围中铺张推展,情节似可收尾,但钱塘君席间使酒作色,说:“愚有衷曲,欲一陈于公。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要将龙女改嫁柳毅。其用心诚是美意,但说法委实欠当,带有逼婚的意味。于是,遭到柳毅的厉言拒绝,情节在转折中涌起波澜。尽管如此,柳毅“其始虽不诺钱塘之请,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使得“辞别”之时,“满宫凄然”,荡起这一情节的余波涟漪。看来,事情业已作罢,与龙宫的瓜葛已经相脱。柳毅回家后娶张氏,张氏亡;复娶韩氏,韩氏又亡,遂娶范阳卢氏女,和原先的龙宫传书的情节了不相属,一直到“居月余,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于龙女”,那条隐伏着的线索似乎扑朔迷离地显露出来。但柳毅“因与话昔事。妻谓毅曰:‘人世岂有如是之理乎?’”妻子的断然否决,把看似联缀的线索又给掐断了。人们再也不在过去的龙女和现在的卢女之间产生联想。但是,“经岁余,有一子。毅益重之。既产,逾月,乃饰换服,召亲戚,相会之间,笑谓毅曰:‘君不忆余之于昔也?’”本来断绝的线索陡然联结起来。忽断忽联,时转时折,曲波逆浪的情节在翻腾中延伸、展开,其中又穿插了龙父的逼嫁、龙女的拒婚,使情节的内容更加丰富。

《柳毅传》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是,成功地刻画了柳毅、龙女、钱塘君、洞庭君等人物形象。

柳毅被赋予了见义勇为的侠义性格。他见到寒苦的龙女,立刻从她“殊色”和牧羊的不相称中产生疑团。尽管素昧平生而自己仕途蹭蹬,但还是关切地询问:“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同情之意,溢在言表。当他听到龙女的陈述后,立刻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感同身受,“气血俱动”,形象地描述了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刚气热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的急切心情又是何等真切。他承诺不顾路途遥远,传书水府,表达了对“风鬟雨鬓,所不忍视”的情感态度。龙女回宫,宫中盛宴,洞庭君举觞致酒,他的态度表现为“退辞谢,俯仰唯唯”,“而受爵”。接受馈赠时,“笑语四顾,愧揖不暇”,一副谦恭之姿,并不像有些人以助援为得利之筹码。席间他的歌唱,“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表达了他不留恋温柔富贵之乡的情感。他曾经被钱塘君的腾飞云海所震慑,“恐蹶仆地”,但面对钱塘君仗酒使气的盛气凌人,却刚正不阿,毫不为其所动,并且堂堂正正地表达自己的“素望”,义正词严地指责钱塘君“以威加人”。虽然自己“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间”,但敢于“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表现出凛然正气。见义勇为和谦逊有加、刚直不屈等性格侧面就这样有机地统一在柳毅的身上。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龙女变化着的情态。受虐放牧,“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描写得十分传神,胸中似有无限酸痛却无由倾吐;救回龙宫时“自然蛾眉,明满身……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刻画得楚楚动人。她在明丽之中透温柔之态。她托书柳毅时既有“恨贯肌骨”不得不然的勇敢,又有“何能愧避”,少妇在陌生男子面前的羞涩。她由感激柳毅而萌生爱情的柔芽,此后她心誓不改。虽天各一方,杳无音息,但无日不在思念之中。她拒绝父命,显得比过去勇敢,非柳毅而不嫁。她变为人间女得以和柳毅结合,为使幸福生活能保长久,她的用心不可谓不细密周全。婚后无子前绝口不提往昔托书之事,一直到生子后才公开身份。一段描写,十分动人。“饰换服”的着意装束;“相会之间,笑谓毅曰”的“笑”,情态毕露。她先是细声蜜语地勾起柳毅对往事的回忆,继而袒露自己的衷曲,拒嫁“濯锦小儿”的坚贞。在她说到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今日获奉君子,咸善终生,死无恨矣”。情绪又一变,“呜咽,泣涕交下”。她说出之所以在今天才公开身份的原因,乃担心自己是异类。她又深沉地知道:“妇人匪薄,不足以确厚永心”,然而,现在生了儿子,爱情有了难以斩断的脐带联系,就坦率地说出真相。但说出真相后又不觉担忧,交织而成喜惧心理。然而,她聪明地抓住柳毅当年的许诺不放,“君乃诚将不可邪,抑忿然邪?君其话之!”在追问回答的急切中又分明有几分娇嗔。作者对这一切都刻画得深入细微,形神尽露。

钱塘君的形象刻画得声色兼备。他的性格糅合了钱塘江潮的自然性格。在他未出场时,作者以洞庭君告诫不让钱塘君知道,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正式出场,既有柳毅闻声势“恐蹶扑地”所形成的侧面烘染,更有声势夺人的正面描绘: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坼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牢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

“语未毕”显得来势突兀。“大声忽发”突出先声夺人,极具威势。经过浓重的渲染,才写出赤龙形象,形象的描述又离不开声势的铺排,突出了他的威猛、粗豪,具有冲破一切桎梏的爆发力和嫉恶如仇的刚烈性格。救出龙女回到宫中:

君曰:“所杀几何?”

曰:“六十万。”

“伤稼乎?”

曰:“八百里。”

“无情郎安在?”

曰:“食之矣。”

这里的对话没有任何陪衬拖带,钱塘君的答话简截坦率,显示出性格的豪直而不免卤莽,威力和爆发力中又含有某种破坏力。他虽然有暴戾之嫌,但爱憎十分鲜明,由衷地感佩柳毅的侠骨热肠。他不适当地采取逼婚就范的方式,但在柳毅的严词斥责面前反而心悦诚服地“逡巡致谢”,诚恳地接受。胸无芥蒂、城府,“其夕,复欢宴,其乐如旧”,他的性格又很有几分天真气。他的性格可以在现实生活的人们身上寻找到影子。

至于洞庭君,更多地被赋予了仁慈的性格特征。他自责包办了女儿婚姻,“以袖掩面而泣”,显得儿女情长。他第二次虽又重蹈覆辙,要女儿另嫁,但女儿拒婚,他不再强勉,最终还支持了女儿的自由选择。从上引的和钱塘君的对话中也可看出他的慈爱之心,反对杀伤无辜,并警戒钱塘君“勿复如是”。

《柳毅传》以丰富的想象力刻画的艺术形象都有独立的生命,异类形象已掺和了人的性格,饱满而生动,充分体现了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吴功正)

(选自《古今名作鉴赏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相关资料

  《柳毅传》ppt课件(27页)
  《柳毅传》ppt课件(44页)
  《柳毅传》ppt课件11
  《柳毅传》ppt课件10
  《柳毅传》教学设计(3课时)
  《柳毅传》说课稿
  解读《柳毅传》
  析《柳毅传》中钱塘君形象
  《柳毅传》课堂实录
  《柳毅传》教学实录
  《柳毅传》ppt课件9
  《柳毅传》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检测
  《柳毅传》基础训练
  《柳毅传》阅读能力训练
  《柳毅传》阶段测试试卷
  《柳毅传》课后练习
  《柳毅传》知识概要
  《柳毅传》教材优化全析
  《柳毅传》之阅读练习
  《柳毅传》ppt课件8
  《柳毅传》ppt课件7
  《柳毅传》ppt课件6
  《柳毅传》教案4
  《柳毅传》教案3
  《柳毅传》教案2
  《柳毅传》ppt课件5
  《柳毅传》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柳毅传》ppt课件4
  《柳毅传》ppt课件3
  《柳毅传》wma课文朗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