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促织》人物故事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促织》人物故事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故事,出自晋人葛洪的《神仙传·刘安》。宋初收入《太平广记》。

  刘安确有其人,他是汉高祖第六子刘长的长子。汉文帝时,刘长因违法贬蜀严道(现在四川一带)而绝食死,刘安袭爵封为淮南王。晚年因谋反,汉武帝派宗正查处,刘安畏罪自杀,株连数千人。在《神仙传》中,作者把他写成了荒诞离奇的神仙人物。故事是这样的。

  刘安袭爵为淮南王时,当时的一些王子王孙们只知道奢侈,一个个都追求玩乐和女色。刘安与众不同,他喜好儒家经书,礼贤下士,也喜受占卦、望气、相面等方术。王府中养有门客几千人,刘安并让门客作《内书》二十二篇,其中有研究烧丹药点化黄金白银的道书;他让门客发挥所长,编撰成《淮南子》一书。因为刘安是汉武帝叔父辈,又是当时著名文学家,武帝很尊崇他,常常召他入朝,并让他给《离骚》作注,他早上接受诏令,一顿饭时就能完成。他每被武帝宴请,常在席上高谈阔论,并献上赋、颂等文辞,屡屡得到武帝赞赏。

  刘安好客重儒喜爱方术的名声传播四方,不少士人都前来投奔他;他只要听说哪里有有道术和擅长方术的人,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要派人用谦恭有礼的言辞并送上厚礼请来。

  有一天,王府门前来了八位须发眉毛雪白的老人,说要面见淮南王。门官先派人悄悄进去禀报,淮南王嘱咐门官先有意难为他们一下,试探试探来人底细。

  “各位老先生!”门官把八位老人请进客厅后献上了茶,然后作了一揖说:“我们王爷最高愿望是求得长生不老的道术,其次是想求得知识广博、精通经典书籍并有透辟见解的大儒先生,再次也想求得勇武有力能扛鼎搏虎的勇士。如今老先生们看来既没有长生不老容颜变少的道术,又没有孟贲、夏育扛鼎降龙的武力,还怎能研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上古典籍,并深入探索书中的奥妙道理及其本意呢!象老先生们这种情形,我怕不敢给王爷通报。”

  “哈哈!”一位老人撚着白胡子笑了,“我们听说王爷尊贤礼士,有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沫三握饭的风尚,人们只要有一种细微的长处,王爷没有不以礼请进府的。古人尊重长于算学之士,奉养着有鸡鸣狗盗技能的人。那些贤君用千金买了千里马骨,是为了招引来真正的千里马;燕昭王以尊师礼款待郭隗是为了要招纳四方贤士。我们八人老而无能,不合王爷心意,所以亲身从遥远地方来到这里,希望能见到王爷。即使对王爷带不来好处,难道还会有损害吗?为什么只因我们年老而受到这样不礼貌的接待呢!王爷如果认为年轻人才算是有道术的,老年人则只是平庸无能的老朽,恐怕不符合从岩石中才能求得美玉,下到深渊才能获取骊龙颈下宝珠的精神。要说嫌我们年纪老,那我们可以变成少年。”

  说罢,门官一眨眼,八位老人不见了。只见刚才客座上坐着的八位全都变成了面色红得象桃花、眼睛发亮、牙齿雪白、头上挽着黑得放光的发髻的十四五岁的少年。门官一下子惊呆了。等他回过神来再仔细一看,一点不错,座上是八个面红齿白的少年。他急急忙忙地向王府内厅跑去。

  “王爷!”门人快步来到刘安跟前,“仙翁,八位仙翁!”

  刘安正光着两脚坐在席上,一时不知道门官说什么,“什么事?这样惊慌!”

  “王爷,刚才八位老人,一转眼都变成了少年。仙术,真神!”

  刘安听罢,一纵身站了起来,连鞋也顾不上穿,赤着脚往外跑,一边命令王府官员立即开启思仙台,在台里的象牙床上挂上锦帐,点燃起敬神用的百和香,摆上金镶玉嵌的茶几,然后亲自以师礼延请八位老人变化的少年向南而坐,自己面向北方叩头行敬师礼。

  “各位尊师,我刘安是个平凡的人,喜爱道术,一直被世俗事务所牵累,沉沦于尘世之间,不能排除牵累到山中求师访道,而却日夜思念和渴望神仙能早日降临。只是我身子不洁净,对神仙虔诚不足,神仙也就象天上的银河一样遥远而不得亲近。没料到今天承蒙厚爱,有幸得到仙翁屈身下降,大概是刘安命中注定要得到仙翁超拔。我真是又喜又忧,十分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只希望仙翁哀怜我,不吝赐教,那样就象螟蛉这样的小虫也得以借助鸿雁的双翅飞上天去。”

  刘安正说着,突然觉得眼前一闪,八个少年又变成须眉皆白的老人。

  “王爷。”一位精瘦的老人开了口:“我们虽然浅薄无知,却比王爷早生了几年。听说王爷尊贤好士,所以愿来相投,不知道王爷有什么愿望。我们中间,有的能呼风唤雨飞云起雾,划地成河,捏土成山;有的能举手移山,一吐气就连深邃的泉源也能结冰,能召唤狮虎豹熊来听令,能让蛟龙现形,能让鬼神拜倒在脚下;有的能分身为二,容颜变化随心所欲,能让千军万马隐形,能让白天变成黑夜;有的能乘云驾雾,转眼千里;有的入烈火而不烧,入深水衣裳不湿,刀砍箭射不伤,寒冬不冷,夏暑不汗;有的能千变万化,禽兽草木随心所欲,高山移位,河水断流;有的能煎泥成金,熔铅成银,用清水炼制成仙家服食的八石。以上种种道法,全凭王爷心意。”

  刘安心里明白,这是遇到了真正的神仙。他每天早起虔诚朝拜,供给他们上等甘美食物。自己慢慢求教八公各种千变万化的奇异道术,每样都得到应验。淮南王更加真诚的礼待八公,得到了八公传授的三十六卷《玉丹真经》。不久,刘安按照八公传授,炼成了白日飞升的仙丹,正准备举行祈天大祭之后服用,却发生了一件意外变故。

  淮南王太子刘迁喜好剑术,自以为天下无敌。王府郎中雷被善于击剑,刘迁把他召来比剑,雷被开始不敢答应,后来被逼只得应付。一比剑,雷被一直退让,刘迁却咄咄逼人,雷被不得已一还手,却误伤了刘迁。刘迁又羞又怒,扬言要杀死雷被以报剑伤之仇。雷被又急又怕,就向刘安提出自己愿意到边疆去抗击匈奴以赎自己误伤刘迁之罪。刘安没有答应。

  雷被更加恐惧,给汉武帝上了一道表章,说:“汉朝法令规定,诸侯王阻止部属出击匈奴,为国效力,应处以死罪。淮南王阻止为臣抗击匈奴,应当立即处死。”

  武帝看了雷被奏章,派大臣调查虽说属实,但因为平日很看重刘安,没有按法追究,只是削减了刘安的两县封地,以示惩处,这样一来,刘安更加恼恨雷被。

  雷被见没有告倒刘安,也更加担心和害怕,日夜提心吊胆。他去跟亲家伍被商量。伍被也是刘安王府中的郎中,很有文才,曾经因事得罪淮南王,刘安也很记恨他,只是还没有发作。雷被和伍被一商议,为了保命,就共同诬告刘安,说刘安阴谋反叛朝廷。

  汉武帝接到两人的报告,引起震动,立即派专门主管皇室事务的宗正拿着天子委印的符节去调查和处治刘安。

  刘安听到宗正要来的消息,十分焦急,请来八公商议。

  “这正是仙去的时机。”八公中的一位说:“这是上天要王爷升天。要不是这个事,王爷要想离开人世,怕还要拖延些时日呢!”

  八公要刘安在淮水流经的硖石山上设下了祭天大典,并把王府中的黄金白银都埋入地下,然后刘安随八公白天飞升了。从此,刘安列入了仙道,脱却了人间苦恼。八公和刘安的人马在硖石山踩过的石头上,遗留下来的人脚和马蹄印,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瞻仰的遗迹。

  临升天之前,八公还对刘安说:“凡有官职爵位的人遭到诬告,诬告的人要遭死罪。伍被他们合当被处死。”

  宗正来到王府,因为找不到刘安,只得把王府中人叫来审问,才知道刘安已经随八公白日飞升。宗正回到朝廷,向武帝报告了刘安飞升的事,武帝心情很怅然,怀疑雷被、伍被的告发怀有私仇,于是示意廷尉张汤,禀奏说雷被伍被二人曾给刘安出谋画策,随即下诏以叛逆罪诛灭二人九族,正应了八公的话。

  葛洪在《神仙传·刘安》中说,汉代史籍一直把刘安白天飞升的事秘而不宣,因为担心后世天子废弃朝政去寻求仙道,所以故意说刘安因谋反有罪而自杀,并没有成仙。

  《神仙传》里还说,八公和刘安飞升之前,没吃完的仙药因为残留在盆里放在中庭,王府中的鸡啄了狗舔了,全都升了天,所以后世常听到天空中有鸡鸣狗叫的声音,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才会吟出“空中闻天鸡”。

  以上就是“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很多人物都确有其人,但跟这里叙述的不完全相同。八公都是文学之士,根本不是神仙;雷被跟刘迁比剑也确有其事,误伤刘迁后刘要免去他的郎中职务,雷被上书武帝,经廷尉侦查后逮捕了刘迁;伍被则曾劝阻刘安谋反,刘安关押伍被父亲逼迫伍被出谋画策,后来伍被告发刘安,廷尉因伍被曾出谋画策也处以死刑。本来刘安白日飞升的事纯属子虚乌有之说,但后世却依此故事加以附会,并煞有介事地敷衍出“人马迹”的传说,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用以说明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人发迹了,亲朋友好随之得势,但却比之为鸡犬,以表明人民对此的憎恶。蒲松龄在《促织》中却以尖锐的嘲讽口吻,把人与人的关系颠倒了一下,抚臣、县宰成了随成名得利的“鸡犬”,是有较大讽刺意义的。

    
相关资料

  《促织》思维导图(2张)
  《促织》学案
  《促织》ppt课件(65页)2
  《促织》读后感(4篇)
  《促织》ppt课件(31页)
  《促织》课文知识点复习
  《促织》ppt课件(65页)
  《促织》教学设计(3课时)
  《促织》教学设计8
  《促织》教案7(三课时)
  《促织》练习题
  《促织》mp3音频课文朗读
  《促织》flash课件1
  《促织》同步练习(4)
  《促织》同步练习(3)
  《促织》同步练习(2)
  《促织》同步练习(1)
  《促织》能力训练
  《促织》说课稿
  《促织》教学设计6
  《促织》教案5
  《促织》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7
  《促织》教案4
  《促织》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促织》ppt课件7
  《促织》发散思维能力导练
  《促织》阅读能力训练
  《促织》解题指导
  《促织》结尾漫议
  《促织》wav音频课文朗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