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促织》解题指导

解题指导

  

一  设计本题,在于理清故事情节,同时练习学生的概括能力。

故事情节提纲:

(一)开端。宫中爱玩蟋蟀而流毒遍及民间。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二)发展。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为捕捉蟋蟀而受尽种种苦难。

1.成名因缴不上蟋蟀而两次寻死觅活。提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2.成妻在无可奈何中问卜获图,成名按图求索,捉到一头俊健非凡的蟋蟀而举家庆贺。

3.成子不慎使蟋蟀“就毙”,一波三折,闹得全家死去活来,家破人亡。

(三)高潮。成名的小虫在搏斗中大获全胜,使主人喜出望外。

(四)结局。成名因献蟋蟀致富,大小官员均受蟋蟀恩荫。结束全文。

二  设计本题,在于品味心理描写。

成名捕捉了一只小虫,自己感到沮丧,惴惴不安,担心“不中于款”,不能符合官府心意。当村中少年要将驯养的“蟹壳青”强与他的小虫搏斗时,他是“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当小虫角逐得胜,成名一反常态,变成“大喜”。此时,鸡来啄小虫,“成骇立愕呼”,“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当小虫又获胜时,“成益惊喜”。

统治者爱好“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人精神上折磨摧残至此!

三  本题引导学生咀嚼语句,细细体会人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讽刺意味。四个句子都在一段之中,解题时先读整段文字,然后逐句品味。

1.成名愁的是,还上哪儿捉蟋蟀,眼看期限在即,交不了差,惟有死路一条,真是一筹莫展,愁肠百结。就因为一只小小的蟋蟀,陷成名于水深火热,作者满含悲愤。

2.正当成名一筹莫展,绝望愁煞之时,听得门外虫鸣,成名惊诧莫名。蟋蟀乃成名儿子身子所化,他弄死了蟋蟀,闯下了大祸,叫父亲死不得活不成,他身化蟋蟀,为父解忧,成名之“惊”,包含有无限悲酸。

3.成名见虫如见命,刚刚还僵卧长愁,现在却喜出望外,一夜没有合眼,现在却来了精神。成名的生命状态,竟完全被小小的蟋蟀所支配,写世道的荒唐,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4.捕得一虫,公堂满意不满意,还是个问题,成名惴惴不安的心情烘托着官府的严酷,如其不能当意,还是过不了鬼门关。惴惴之中,包含多少苦难。

四  设计本题,在于活跃思想,培养创造能力。


    
相关资料

  《促织》思维导图(2张)
  《促织》学案
  《促织》ppt课件(65页)2
  《促织》读后感(4篇)
  《促织》ppt课件(31页)
  《促织》课文知识点复习
  《促织》ppt课件(65页)
  《促织》教学设计(3课时)
  《促织》教学设计8
  《促织》教案7(三课时)
  《促织》练习题
  《促织》mp3音频课文朗读
  《促织》flash课件1
  《促织》同步练习(4)
  《促织》同步练习(3)
  《促织》同步练习(2)
  《促织》同步练习(1)
  《促织》能力训练
  《促织》说课稿
  《促织》教学设计6
  《促织》教案5
  《促织》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7
  《促织》教案4
  《促织》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促织》ppt课件7
  《促织》发散思维能力导练
  《促织》阅读能力训练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促织》人物故事 
  《促织》结尾漫议
  《促织》wav音频课文朗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