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语文版《差半车麦秸》同步练习1

语文版九年级(上)《差半车麦秸》同步练习

 

一、下面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喃(nán)喃     蹿(cuàn)出    擤(xǐng)鼻涕    喷嚏(tì)

B、谩(màn)骂    谄媚(xiàn)     霹雳(pī lì)      舐(shì)

C、冷峻(jùn )    噎(yē)气      忌讳(huì)       哽咽(yē )

D、捻(niǎn)碎    噙(qín)着     坷垃(kē lā)      瘫痪(huàn ) 

二、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麦秸      膨胀      绰号      漫骂

B、噙着      忌讳      谄媚      糟蹋

C、抱怨      分泌      饱嗝      战栗

D、颤抖      瘫痪      冷竣      济事

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他的脖子后面插着一把旧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袋,头上戴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     )

2、“大家都这样叫我。”“哑巴”的脸红了起来,“这是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我起的外号”。

(     )

3、吃毕饭,他又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打了一个饱嗝,用右手食指往牙上一刮,刮下来

一片葱叶子,又一弹,葱叶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      )

4、他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垃,用大母指和食指把坷垃捻碎,细细地看了一看,拿近鼻尖闻闻,再放一点到舌头尖上品品滋味。(      )

四、基础知识填空:

1、《差半车麦秸》是———代著名作家————于193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他的著名的长篇小说————————,详尽描绘了明末农民起义波澜壮阔,曲折完整的历程。 

2、《差半车麦秸》运用——————的记叙顺序,追述了差半车麦秸从被当作汉奸到参加游击队,最后受伤被送往后方医院的过程。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寒冷的黄昏,忽然全队的弟兄兴奋发狂一般呐喊着跳到天井里,把一个新捕到的汉奸同队长密密地围了起来。汉奸两只手背绑着,脸黄得没有一丝血色,两条腿颤抖得几乎战立不住。他的脖子后面插着一把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袋。头上戴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队长手里拿着一面从汉奸身上搜出来的太阳旗,冷静地像一尊铁人。同志们疯狂地叫着:

“他妈的打扮得多像庄稼人!”:

      “枪毙他,枪毙汉奸呀!“

      不知谁猛地照汉奸的屁股上踢了一脚,汉奸打了个前栽,像患瘫痪似的顺势跪倒在队长面前。这意外的结果使同志们很觉失望,开始平静下来。有人低声讥讽道:

      “嘻,原来是一泡鸭子屎!”

      队长还是像一尊铁人似的立着不动,浓黑的眉毛下有一道冷峻可怕的眼光在汉奸身上掘发着一切秘密。

      “老爷,俺是好人哪!”汉奸颤抖着替自己辩护,“我叫王哑,哑巴,人都知道的。”

      “是小名字吗?”队长左额上的几根黑眉毛动了动。

  ……

       “有绰号没有?”

        “差,差,‘半车麦秸’。”

      “恩?”队长的黑眉毛又动了动,“差什么?”

       “‘差半车麦秸’。老爷。”

       “谁差你半车麦秸?”

        “大家都这样叫我。”“哑巴”的脸红了起来,“这是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我起的外号。他一口咬死我不够数儿……”

         “嗡!”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

   队长又详详细细地盘问一忽儿,渐渐松开了脸皮,不再像一尊铁人了。其时我早就想对队长说:“得了,这家伙是个有趣的大好人,还有什么可怀疑呢?再盘问下去,连同志们也不耐烦了。”队长终于吩咐我们把“差半车麦秸”手上的绳子解开。一解开绳子,“差半车麦秸”就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这时我才发现他穿着一双半新的黑布鞋,鞋尖和鞋后跟涂抹着厚厚的一层已干的和未干的鼻涕,干的地方微微发亮。

1、  阅读短文,看看队长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2、  队长的表情和其他同志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  这一部分塑造“差半车麦秸”的形象时,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举例说明。

 

 

4、  通过阅读,概括一下你对“差半车麦秸”这个人物的印象。

 

附参考答案:一、C

            二、B

            三、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动作描写

            四、略

            五、1、随着审问过程的发展,队长的脸色由很严肃到慢慢缓和,这通过眼光、眉毛和脸颊上的几根黑眉毛等细节描写以及与同志们的神情、态度上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2、队长的表现不像同志们那么随意。这说明了这支革命队伍领导有力、纪律严明。

                3、主要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在对话中塑造人物形象。例子略

                4、“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是一个憨厚、质朴、善良的农民,但他愚昧落后、懵懂无知,身上有很多陋习,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的观念,他不理解反抗侵略斗争的意义,缺少反抗意识。参加游击队后,集体斗争生活教育和锻炼了他,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逐渐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相关资料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23页)
  《差半车麦秸》检测题
  《差半车麦秸》教案8
  《差半车麦秸》教案7
  《差半车麦秸》教学反思
  《差半车麦秸》教案6
  《差半车麦秸》同步训练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13页)
  《差半车麦秸》说课ppt课件2
  《差半车麦秸》导学案
  《差半车麦秸》练习题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11页)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4
  《差半车麦秸》学案
  姚雪垠《差半车麦秸》rm音频朗读
  《差半车麦秸》学案练习及答案
  《差半车麦秸》说课ppt课件4
  《差半车麦秸》教案5
  《差半车麦秸》学习要点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3
  《差半车麦秸》课文精讲
  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电子课文
  《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4
  语文版《一厘米》《差半车麦秸》教案及练习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2
  《差半车麦秸》《清兵卫与葫芦》同步检测
  《差半车麦秸》教案3
  语文版《差半车麦秸》随堂练习设计
  《差半车麦秸》ppt课件1
  《差半车麦秸》教案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