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上《走进纽约》教案5

4、走进纽约
广东省佛冈县石角中学  蓝兴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和掌握节奏急促的语言和句式变换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习和掌握写景的顺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2、学习和掌握修辞方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物质文明的挑战下如何固守传统的问题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修辞方法、句式变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文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9·11”事件导入,简介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纽约市区人口73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丝、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场所集中地。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
纽约是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地铁四通八达。肯尼迪国际机场名扬全球。
美国的交通十分发达。公路网稠密,长达630万公里,高速公路约7万公里。70%公路网集中在北部。汽车保有量约1.7亿辆,其中80%以上为小汽车。汽车在客运中占8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纽约的?
明确:看纽约,观察视角有平视、俯视和仰视。
要求学生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仰视)
          俯首望去(俯视)
          环顾四周(平视)
---------立体反映描写对象。
三、细读课文,进行分析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反映出来的节奏和思想情感。思考并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
1、描写景物,哪些段落用了静态描写?哪些段落用了动态描写?试把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填写下表
段落
描写对象
原句
静或动
这样写的好处
1
高楼大厦
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

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实况
2
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上
俯首望去

5
夜景
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

2
飓风
万里长风……无法站稳

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4
交通
乘电梯……按摩

将事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2、看下列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l        “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
表现出纽约喧嚣嘈杂。
l        “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
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
表现出纽约的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言简
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明确: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读下列叠词、叠句、排比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l        “好象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多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丘、一切
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l        “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后移沟壑,仍然是
沟壑,沟壑,沟壑。”
明确:加强了气势和力量。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的高楼大厦耸立如群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4、找出文中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作用,互相讨论,找出修辞方面的特色,运用最多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比喻手法,如:
l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
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
l        “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龙
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稳。”这些比喻句,极力表现了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夸张手法,如:
l        “登上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
玛峰。虽不见白雪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5、从下列句子中,揣摩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l        “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
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处在繁华的大都市,但依
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
l        “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队它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
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
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
四、小结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的人们,“远不象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
五、拓展延伸
你能不能也找出一篇文章,在写繁华的同时,和常人不一样,采用新奇的构思?
六、板书设计
走进纽约
看纽约:       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华尔街:       大名冲天,全是沟壑
    帝国大厦       如越过雪线  气温骤降
    市贸中心:     寒气砭骨
作者心态:我不属于纽约    调整脚步   
纽约交通: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立交桥:五彩莲花
纽约人:拼命三郎、争分夺秒
 

    
相关资料

  《走进纽约》教学设计6
  《走进纽约》学案5
  《走进纽约》导学案4
  《走进纽约》导学案3
  《走进纽约》ppt课件(39页)
  《走进纽约》复习资料
  《走进纽约》导学案
  《走进纽约》学案
  《走进纽约》课堂实录
  刘成章《走进纽约》赏析
  《走进纽约》表格式教案7
  《走进纽约》ppt课件(28页)
  《走进纽约》练习题
  《走进纽约》ppt课件7
  刘成章《走进纽约》原文阅读
  《走进纽约》读后感
  《周庄水韵》《走进纽约》教学反思
  《走进纽约》基础练习
  《走进纽约》教学实录
  《走进纽约》备课资料
  语文版《走进纽约》ppt课件6
  《走进纽约》教案及练习
  《走进纽约》ppt课件5
  《走进纽约》同步练习(3)
  《走进纽约》ppt图片素材(33张)
  《走进纽约》说课稿
  《走进纽约》表格式教案6
  《走进纽约》ppt课件4
  《走进纽约》ppt课件3
  语文版《走进纽约》同步练习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