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美腿与丑腿》教案5


(一)   背景描述
 
新课程标准比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主动性,并且给他们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互相碰撞。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改变传统教育中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的观念,以及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观念,遵从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理念,努力发挥教师充当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同时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倡导学习实践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讨论协作,有针对、有目的性地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是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模式的新尝试,希望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美腿和丑腿即乐观和悲观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对富兰克林的评判也可以见仁见智。因此,这篇文章很适合于作为组织探究性、开放性学习的材料。而这样设计教学的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他们既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充分尊重他人的观点,逐步提高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富兰克林的生平及其积极的人生观;
2、鉴赏理解寓意深远的语言,精巧别致地构思,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兰克林富有哲理的语言;
2、鉴赏真挚的情感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树立积极进取得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有一个杯子,里面有半杯水,你怎么看?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如果你认为是还有半杯水,说明你是乐观主义者;如果你认为只有半杯水,说明你是个悲观主义者。 
2、如果说这个说法不足信,我们再来看一个心理小测试:
若是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是什么?
◇   高价的宝石         ◇   瓶盖        ◇    镜子的碎片        ◇    硬币 
(学生自由选择)
提示:
◇    高价的宝石        超级乐天的人:
“真幸运!真是个不可思议的经验!”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灾害,或是发生了极坏的事情,你也是能乐在其中的。
◇    瓶盖              有点悲观的人:
也许你自已不觉得,但是你其实有点悲观的倾向,不过,不仿试着稍微改变一下看事物的观点哦!!
◇    镜子的碎片        超级悲观的人:
因为发现漂亮的东西而想靠近看看,结果却怕自己会被镜子割伤,你的想法就是这么悲观,但是,也有所谓踏实的一面,这可是一个优点,因此,试着再活的稍微无忧无虑些。
◇    硬币              很乐天的人:
同时,好像也是有慎重一面的人,能够随性地歌颂人生并且很健康,这样的人就是你啦!
 
    可能这个小测试不是很准确,但它毕竟告诉我们乐观和悲观的人还有着区别的,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富兰克林的《美腿与丑腿》。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二)作者介绍
富兰克林(1706─1790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是美国革命时期最伟大的领导人物之一。他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身兼数个头衔:印刷匠、科学家、发明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家、
哲学家、社会活动者、画家、爱国者;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回走上
独立之路。经过了多彩多姿的一生,他于1790年4月17日病逝于费城,享年84岁。他的一生创建了许多丰功伟绩,但是,他在预先为自己拟好的墓志铭上,却如此写着: “我,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印刷匠……”
    自1776年以来,《独立宣言》认定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作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作为人们的信念和理想,就一直在全世界为人传诵。宣言强调了个人的重要,强调了个人的自由、自主和社会尊严,所以人民在主张人权反对不民主、不公正的统治时,也都以此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个条件:                   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个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在反省时若发现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花了整整十五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三)出示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疑问
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如下:
◇题目叫“美腿与丑腿”是否有些赤裸?为什么以它们为题?
◇为什么不用美女和丑女为题,而引出美腿和丑腿?
◇文章为何用腿来作比喻,合适吗?
◇文章并未提到美腿,题目为何要取《美腿与丑腿》?
◇为什么不把最后一段放在开头,那样让人更加明白易懂
◇为什么最后才提出“美腿”与“丑腿”?
◇作者在前文已经清楚的阐述了悲观者与乐观者对事的态度,也指出强调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改掉“恶习”,为什么还要在最后段用他的老朋友为例再谈“美”“丑”呢?
◇哪些是因乐观而幸福的人或因悲观而不幸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美腿”与“丑腿”是不是指个人的优缺点?
◇为什么一些人对“美腿”“一见如故”,而有些人却对“丑腿”“一见如故”?
◇应该怎么对待美腿与丑腿?
◇美腿和丑腿分别对应哪两种人生观?
◇“美腿”与“丑腿”各象征什么?我们要怎样看待“美腿”与“丑腿”,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此人只谈起那条丑腿,不注意那条好腿,这就足以使我的朋友决定不再和他作进一步的交往”?
◇悲观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我想我们是没有权力去把悲观与吹毛求疵等同起来看待的,为什么要把悲观说成是一种恶习呢?
◇因为有了“美腿”和“丑腿”才持起了这个社会,请问,这个社会是进步向上的,那还需要“丑腿”?
◇为什么说希望能受人敬重就不要去注意人家的丑腿?
◇一般人没有丑腿和美腿要怎么办?
◇为什么会有苦于乐的分野?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文中的对比有何作用?
◇本文的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文章最后一句说:“我劝告那些性情苛酷、怨愤不平和郁郁寡欢的人,如果他们希望能受人敬重而自得其乐,他们就不可以再去注意人家丑腿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能受人敬重而自得其乐,只能一味看到别人好的一面,赞美“美腿”而对“丑腿”和缺点避而不谈吗?
◇文中有两句“那么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足是可以矫正的”和“这种恶习实际上虽然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行为,但是它能造成终生的严重后果,带来真的悲哀与不幸。”前句说即使“根深蒂固”也能矫正,但后句却说会造成严重后果,是否矛盾?
◇作者得出这些结论是否和他的经历有关?
◇为什么说悲观的人就得不到幸福呢?
◇为什么把人分为幸福与不幸福呢?
◇为什么丑腿会引来批驳?
◇脾气不好是个人问题,如何改变?
◇美腿只是表面的,为什么人们会执着相信?
◇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的区别?他们是怎么分类的?
◇丑腿是否有可能变成美腿?
◇丑腿和美腿是否有本质区别?
◇作者的研究哲学的朋友,他有气压计和寒暑表与他的丑腿  美腿有什么关系?
◇既然这位朋友有残疾,为什么还要试探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把丑腿藏起来?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在第一段中讲到幸福,但幸福是什么呢?
◇第三自然段第一句中的“两种人”和“目标”是指什么?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证的?
◇作者怎么将文章的观点和“美腿”“丑腿”联系起来?为什么要这样?
◇作者似乎对悲观者带有一定的偏见,希望他们能改变恶习,但并没有主张世人给与帮助,对于那些有吹毛求疵恶习之流,声明可以避免和他们交往,这种态度是否可取?
◇我认为作者的这个朋友如此来衡量人,有一定不好的影响,谁说有水平的人,值得和他作朋友的人就一定不能去注意他的丑腿呢?
◇作者为什么着重写悲观的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乐观的人?
 
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碰到的疑惑,可以避免以教师授课提问为主的传统形式,虽然提的问题比较多,但它能较好的让教师发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能不会提出的一些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要学会解决问题,这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探究式学习。
(四)探究式学习
将学生的预习疑问分成以下几个探究专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进行释疑。
探究之:关于中心观点及其论证
探究之:关于“美腿”与“丑腿”
探究之:关于本文题目
探究之:关于文中的语句
探究之:关于文章布局
探究之:关于本文的写法
探究之:关于幸福与不幸
探究之:关于乐观与悲观
    对于这八个问题,学生分八个小组进行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充当指导者身份,在探究后针对某些未解决的问题要再作总结。
在这一环节,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甚至于和教参上都很接近的答案,教师要给予充分地肯定,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而且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提出来的疑问通过集体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顺利的完成解疑,并不一定要老师一点一滴的讲解。
(五)它山之石
欣赏李林荣的《质朴的思想和文字是美的》——评《美腿和丑腿》 
学生在讨论探究了之后,看到评论家的想法,应该能够看出自己评论过程中的优缺点,并且对自己的某些想法也会有更好的认识。
(六)升华思想 ,思考人生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请谈谈你们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学生畅所欲言)
(七)作业:完成《美腿与丑腿》的课课达标练习。
 
(四)教学反思
 
这次以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探究式教学进行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基本上按照原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认为这种尝试体现了以下几点:1、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法,符合新的教学理念;2、教学中既扣紧了课文——让学生读懂课文,又充分地放开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各抒己见,不给学生造成束缚,学生的思维得到多方面训练;3、教师的角色实现了转变,讲话的时间明显缩短,没有以权威身份灌输什么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平等地探究学习。
上了这节探究课,我惊讶的发现有很多平时都不怎么发言,有时甚至站起来也讲不出几个字的学生,居然为了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有表现的机会,非常积极的帮忙解答其他同学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充当老师的身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很了不起,很自豪,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他们的潜力。
此外,学生对于幸福的理解让我很惊讶,他们很多人不奢求很完美的人生,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平凡的做好人,他们说平平淡淡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幸福。同时,还有些学生觉得只要每天心情好就是很幸福的事情。我觉得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们主体意识体现的非常好。真的是每个答案都是非常好的。
通过这次尝试,我发现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我们能够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样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当然,对于这堂尝试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作为老师,应该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探究,但是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指导的还不够好;并且对学生的发言还要把握好肯定和否定的度,应该既有及时的鼓励,同时也能及时的纠正,在这一方面我认为自己的经验还相当不够,希望在今后的探究式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并吸取经验。

    
相关资料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12页)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25页)
  《美腿与丑腿》教学设计9
  《美腿与丑腿》教案8
  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ppt课件1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8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7
  富兰克林《美腿与丑腿》原文阅读
  《美腿与丑腿》说课稿2
  《美腿与丑腿》说课稿
  《美腿与丑腿》教案7
  富兰克林《美腿与丑腿》mp3音频朗读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6
  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何而生》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1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5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4
  《美腿与丑腿》教学活动设计
  《美腿与丑腿》教案4
  《美腿与丑腿》教案3
  《美腿与丑腿》教案2
  《美腿与丑腿》课堂教学实录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3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2
  《美腿与丑腿》ppt课件1
  《美腿与丑腿》教学教案
  《美腿与丑腿》教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