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月考试卷 >>

盘溪中学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控

盘溪中学高二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控
第Ⅰ卷(45分)
一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訇(hōng)然         迁谪(dí)          觉(jué)时   
B、                  商贾(gǔ)          悄(qiǎo)无生息    伯仲(zhòng)
C、              惩创(chuàng)      千载(zài)          赁屋(lìn)
D、             浸渍(zì)          长歌当(dàng)哭     暮霭(ǎi)
2、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暝      桀骜      豆蔻词工
B、                  沙渚      屠戳      良晨美景
C、              暄哗      尸骸      雀桥归路
D、             寂寞      踌躇      帐饮无序
3、下列句子句子中依次填入的词语中恰当的一项是()
    ①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
    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A、 写照 体现 奋然 品位
B、              体现 写照 奋然 品味
C、              写照 体现 毅然 品位
D、体现 写照 毅然 品味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   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                  广有羽翼的老鹰在山林中迅捷的飞翔,寻觅食物。
C、              段政府对爱国青年陨身不恤,竟血腥镇压请愿学生。
D、             从假烟假酒到“有毒大米”,造假者已无所不为,因此,我们对造假者决不手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
B、                  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发表了不少意见。
C、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所以身体上还有棍杀的伤痕。
D、             扶贫工作组的同学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6、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王老师严肃地说。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证明:金钱的占有量多少不是幸福与否的标准,而且从来也不是。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
B、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
C、              隔夜黄鹂空好音(空寂)
D、             塞上长城空自许(徒然)
8、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                 虎鼓瑟兮鸾回车
C、              出师一表真名世
D、             万里悲秋常作客
9、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字的一项是()
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                 铁骑突出刀枪鸣。
C、              暮去朝来颜色故。
D、             凄凄不似向前声。
10、下列赏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
B、                《琵琶行》描写了一位才貌双全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抒发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
C、              《扬州慢》写扬州劫后衰败景象,表现诗人对收复河山,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
D、             《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以悲愤的感情为线索,评述“三一八”惨案,纪念刘和珍是文章的切入点。
11、下列诗词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下列诗词中所表现的“景”与“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一诗句描绘了清幽明净的自然风景,寄托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一诗句写了祠堂的凄凉、冷落,带有诗人感伤的情绪。
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诗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图画,表达诗人恬淡的心境。
D、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这一诗句借荒凉空旷的景色表达诗人悲伤的情感。
13、阅读诗歌: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对这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首尾既写景,又叙事言情,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B、          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
C、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惊坐起”三个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垂死病中”四字进一步加强了感情深度,使诗句更加传神。
D、          这首诗,作者写了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久,耐人咀嚼。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4、15题。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5、.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Ⅱ卷(105分)
二、默写填空(21分)
16、①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旨句是▁▁▁▁▁▁▁▁▁,▁▁▁▁▁▁▁▁▁▁▁!
    ② “▁▁▁▁▁▁▁▁▁,▁▁▁▁▁▁▁▁▁▁▁”是《琵琶行》一诗的主旨句。
    ③ 《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的写景句是▁▁▁▁▁▁▁▁▁,▁▁▁▁▁▁▁▁▁。
    ④ 《雨霖铃》中直叙离别之苦的句子是▁▁▁▁▁▁▁▁▁,▁▁▁▁▁▁▁▁▁。
⑤ 《永遇乐》中的主旨句是▁▁▁▁▁▁▁▁▁,▁▁▁▁▁▁▁▁▁▁。
⑥ 出师未捷身先死,▁▁▁▁▁▁▁▁▁▁▁。
⑦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⑧ 二十四桥仍在,▁▁▁▁,▁▁▁▁▁▁。
⑨ 白居易,字▁▁▁▁,是唐代▁▁▁▁▁▁运动的倡导者,他有长篇叙事诗▁▁▁▁▁▁、▁▁▁▁▁▁。
⑩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⑾沉默啊,沉默啊!▁▁▁▁▁▁▁▁▁,▁▁▁▁▁▁▁▁▁▁。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①在北京的时候,一直惦着去西山采红叶。北京的朋友说,采红叶要到深秋,“红林深深小径斜”,现在去,早,红叶怕还只是一抹浅色呢。但归期却已近了,想到尚欠着的一份红叶情,也只好在心里留一丝怅然。
    ②那天打京东的光华路经过,蓦地从车窗里看见路边的树梢已有了依稀的红味不由得喜出望外,莫非城里的秋光到得早,这里的红叶早已先自娇艳了?虽然还只是三五簇,但那跳跃的色泽已使枫叶平添了妩媚,即便是满树红花,又怎能抵得上这流丽的韵致。
    ③采了红叶归来,那片片红叶姿态各异,晶莹剔透,在叶柄的地方尚保留着嫩绿的本色。细看叶片,叶脉似微波粼粼,叶上的色泽如红晕一般渐次荡开,比之画家笔下的红叶,更多了几分描绘不出的情致。我把红叶小心地夹在我新买的几本散文集里,感觉只有这典雅的书集才当得红叶的映衬。
    ④但没想到,一周后当我再翻开那书中的红叶,竟已是红颜褪尽,那萎暗的叶片了无生气,让我怀疑它曾经拥有过的靓丽,那一刻的心境沮丧之至,就象一段柔情似水的故事,被风吹雨打散了,不留下一点痕迹━━哪怕你曾是那样的珍惜。
    ⑤我难以排遣这深深的失望,为美丽的飘散而叹息。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告诉我,这并没有什么奇怪,没经过霜寒的枫叶,它的美只是暂时的;只有经受了寒秋的肃杀,那碧血般的红色才会久长哩!
    ⑥原来枫叶和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
 
17、请从①━⑤段文字中依次找出直接表露作者对红叶的情感的词语,填入下列方格内。所填的词语均不得超过4个字。
①▁▁▁▁▁→②▁▁▁▁▁→③▁▁▁▁▁→④▁▁▁▁▁→⑤▁▁▁▁▁
18、在第②段中,作者写道:“虽然还只是三五簇,但那跳跃的色泽已使枫叶平添了妩媚,即便是满树红花,又怎能抵得上这流丽的韵致。”
⑴你认为红叶的外形特征与内在意蕴各是什么?
答:▁▁▁▁▁▁▁▁▁▁▁▁▁▁▁▁▁▁▁▁▁▁▁▁▁▁▁
⑵结合具体的段落,说明作者观察的角度。
答:▁▁▁▁▁▁▁▁▁▁▁▁▁▁▁▁▁▁▁▁▁▁▁▁▁▁▁▁
19、对文章的第③段与第④段进行比较阅读。
⑴从表现的内容上看,第③段与第④段有何种关系?
答:▁▁▁▁▁▁▁▁▁
⑵联系全文看,这样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答:▁▁▁▁▁▁▁▁▁▁▁▁▁▁▁▁▁▁▁▁▁▁▁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原来枫叶和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在这里点出“友情”并不显得突兀,因为在文章开头已有了“北京的朋友说”这样的铺垫。
B、文章第⑤段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只有历经沧桑的智者才能启迪我们的心智,让我们茅塞顿开。
C、未经霜寒的红叶的美,只是暂时的,会稍纵即逝的。同样,未经磨砺的友情是短暂的、不牢固的。
D、作者在第④段中,对未经霜寒的红叶的描写,除了正面描写外,更注重对萎暗红叶的心理刻画。
E、作者在文末又借我们熟悉的友情这一人生现象来观照枫叶,这样就更突出了枫叶的形象,让人留恋着美丽的红叶。
四、语言表达(6分)
2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清康熙年间,时任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邻居修墙时要他家退让三尺。张英知道后,写诗一首,回复家里:“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退让了三尺,邻居大受感动,也将墙后移三尺,从此成为美谈。
    读完以上材料,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DAADB  CCDBC  BCACC 
16 略
17 ① 怅然 ② 喜出望外 ③ 小心 ④ 沮丧 ⑤ 失望叹惜
18 (1)外形特征是“跳跃的色泽”、“妩媚”,内在意蕴是“流丽的韵致”。这种对红叶的描写可以说是做到了形神兼备。
(2)观察的角度:“蓦地从车窗里看见。”从第②段的开头可见。
19 (1)对比(或对照或衬托)(2)为第⑤段的议论作基础(或作铺垫)
20 AC
21 拜托 包涵 高寿

    
相关资料

  四川南充高中顺庆校区201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10年秋学期高二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不分AB卷)
  岳池中学高2012级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2010年秋人教版高二半期考试试题
  富顺二中高2012级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月检测题
  凯里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河北香河一中人教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9月)
  成都市十八中高2010级2008年高二年级九月月考考试语文试卷
  2009年师专附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1,5单元)
  毕节人教版高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张掖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浠水一中人教版高二年级2008年12月月语文试题
  广水二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安居育才中学高2010级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广安石笋中学高2010级高中第三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邯郸四中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竹山二中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人教版高二年级12月高2009级月考语文试题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人教版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09届四川省高三2007年10月卷试卷
  交大附中2007-200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06-2007学年上饶县三中高二第一学月考试试卷
  黄骅中学05—06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简阳市石桥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11月份)试卷
  厦门市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安溪八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伦教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