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单元测试1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楫(jí) 句读(dòu) 六艺经传(zhuàn)
B.阿谀(yú) 跬步(guǐ) 木直中绳(zhòng)
C.黯淡(dàn) 槁暴(pù) 跂而望矣(qì)
D.骐骥(jì) 参省(xǐng) 生非异也(xì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锲而舍之 戕害 斑斓
B.金石可镂 驽马 灸热
C.出类拔萃 慰藉 闲暇
D.蓬荜生辉 蓬勃 彷徨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例如,“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而其他的科学又都从哲学里取得原理。(《方法论》)”
B.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C.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
D.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
4.下列名句与作者配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王安石)
B.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C.(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黑塞)
D.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也要泛览。(鲁迅)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她身着一袭绿色长裙,溶入音乐起舞,用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春光无限好的意境。
B.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C.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D.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使“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
B.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C.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D.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教授。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何必。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8.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惑而不从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3分)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吾从而师之。
D.古之学者必有师。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B.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第二段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之风。
D.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求学的重要性。
11.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8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4分)
学贵有疑
赵春华
①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②诚哉,斯言!
③“环滁皆山”,这是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之首句。历代多少文人墨客皆以为这“神来之笔”。然而,有人认为这一句乃是《醉翁亭记》名篇中的“玉中之暇”。因为滁县除了城西、西北方向有山外,其它方向都不见山。据有关人士研究证实,数百年来滁县的地形地貌变化不大,故“环滁皆山”的描述有观察失真、概括失当之谬。
④确实,如果没有怀疑的精神,怎能将 “神来之笔”称为“玉中之暇”呢?
⑤大凡有成就者都有一种怀疑精神。少年时代的鲁迅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教育,但对道学家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孝”,如什么“哭竹生笋”“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故事,表示“可疑”和“不解”,甚至产生反感。他最终与传统的封建信条决裂,成为封建社会的“贰臣逆子”,评击旧社会的斗士,写出了《狂人日记》和许多杂文名篇。其实如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有大成就,都是因为他们不为旧学说所束缚,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才在他们研究的领域内闯出一条新路来。
⑥当然,“学贵有疑”也包含着不必为名家、名篇讳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名家、名篇也难免有失误、错谬之处,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也。一旦发现,要敢于提出。但提倡怀疑精神,并不意味着瞎疑、乱疑,应该建立在认真思考、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试想:如果不作实地调查,对“环滁皆山”提出疑义是不可能的。
⑦在提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今天,我们应当发扬“学贵有疑”的精神。
1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4分)
13. 给本文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4分)
14. 学贵有疑的前提是:__________(限4个字内,2分)
15. “‘学贵有疑’也包含着不必为名家、名篇讳言”一句的意思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题(18分)
与书为友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
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耐心相伴,陶陶其乐。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难,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同好一书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彼此间习性也有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古时有句名谚:“爱我及犬”,若谓为“爱我及书”,则更不失为一智语。人们交往若以书为纽带,则情谊更为真挚高尚。对同一作家之钟爱,使人们的所思所感,欣赏与同情,都能交相融会。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家,也能相知相通。
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一本好书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对大多数人而言,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因此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菲力浦·西德尼爵士言:“与高尚思想相伴者永不孤独。”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的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高尚行为的愿望随之产生。良言善语常会激发出畅举嘉行。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历历在目,犹如亲闻。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传世。
书籍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心心相印,欢悦与共,悲哀同历,我们仿佛也嗅到他们的气息,成为与他们同时登台的演员,在他们描绘的场景中生活、呼吸。
凡真知灼见决不会消逝于当世,书籍记载其精华而远播天下,永成佳音,至今为有识之士倾耳聆听,古时先贤之影响,仍融入我们生活的氛围,我们仍能时时感受到逝去已久的人杰们——如当年,活力永存。
16.为什么说好书可引为诤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从同好一书之人身上发现了什么?推论出一个怎样的结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谈谈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所说的“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最能说明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书籍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句中的“社会”是怎样一个领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凡真知灼见决不会消逝于当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分)
22.默写或填空。(6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丁是__________(国)诗人,笛尔卡是__________国科学家和哲学家。
23.用“考生和高校”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近年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面一段文字压缩为一句表明作者观点的话,不超过23个字。(4分)
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关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依照例句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6分)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1)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古人尚且'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上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
(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看到,网上的留言者对没有什幺过错的人污言秽语、百般挖苦、人身攻击和下流调戏,动辄用'硫酸'般的恶言毒语泼向人家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感到,SARS病毒曾给我们这个国家罩上的恐慌和箫条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当你醒悟,除了在某个纪念日我们才提到所经历的战争苦难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反思,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绩及荣誉;其实,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反思,该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请就'反思'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编故事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