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班级 姓名 制卷人: 时间:2009年9月25日
一、 语言文字应用(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茸毛 绒布 融会贯通 峥嵘 容貌 戎马倥偬
B.长堤 提防 啼笑皆非 贬谪 嫡系 醍醐灌顶
C.豇豆 缸盆 天罡地煞 山冈 门岗 力能扛鼎
D.崛起 挖掘 精神矍铄 倔强 角逐 茕茕孑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平心而论 相濡以沫 开门楫盗 众人拾柴火焰高
B.如出一辙 独辟蹊径 刻骨铭心 事实胜于雄辨
C.莫名其妙 历尽沧桑 炯炯有神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D.两全齐美 蜚声世界 庸人自扰 学而优则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屠杀巴基斯坦平民的罪行。
③为了弄清这起偷渡人员被蛇头推入大海造成六死二伤的惨案的真相,福建警方决定成立专案组,立案 。
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还是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 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道分水岭, 是区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
A.修改 授权 侦察 不仅/还 B.篡改 受权 侦查 不但/而且
C.修改 受权 侦察 不但/而且 D.篡改 授权 侦查 不仅/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第6—7题。
题 壁①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②满炉煨榾柮③,漫腾腾地暖烘烘。
[注]①题壁:据(宋诗纪事)卷九十六记载,这是题写在嵩山峻极中院的法堂后檐壁间的诗。本诗选自《千家诗》。②争似:怎似。③榾柮③ (gu duo):树根。
6、本诗以烧火为喻,通过茅草与树根的对比,劝谕世人,做人不能虚空而要扎实。请具体分析本诗所运用的对比手法。(7分)
7、说说改诗中使用对比手法的好处。(7分)
三、默写(每空2分,共16分)
8、 ,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11、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2、句读之不知,_____ ,或师焉,或不焉,_____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3、枯藤老树昏, ,古道西凤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恩》)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40分)
侯 银 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
“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
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项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项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
“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竞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
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14.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8分)
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8分)
16.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12分)
17.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12分)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