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范进中举》教案8

【教学目的】

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二)检查预习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3.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

(两个人思想本质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凭科举道路而改变社会地位的只是极少数,若范进考不中,命运也将是凄惨的。所以写范进中举后而发疯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相关资料

  《范进中举》表格式教案23
  《孔乙己》《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范进中举》ppt课件(32页)
  《范进中举》pptx课件(48页)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范进中举》ppt课件(42页)
  《范进中举》教案22
  《范进中举》pptx课件(50页)
  《范进中举》pptx课件(43页)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2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孔乙己》《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范进中举》ppt课件(73页)
  《范进中举》拓展阅读练习
  《范进中举》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达标检测)
  《孔乙己》《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2
  《范进中举》pptx课件(15页)
  《范进中举》公开课ppt课件(19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20页)2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进中举》ppt课件(23页)2
  《范进中举》教案21
  《范进中举》ppt课件(61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11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23页)
  《范进中举》ppt课件(33页)
  《范进中举》导学案
  《范进中举》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ppt课件(15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