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雅舍》教学设计3
《雅舍》简案
时间:2005年10月11日
执教者:松江二中 钟霞
执教地点:高三(7)班
教学目标:
欣赏本文通过典雅隽永而又幽默自然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在雅舍中寄予的情怀、志趣
教学难点:
体会梁实秋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一座无声无息的寻常屋舍,在有情有义的文人学士栖居过后,往往再也不可能是默默
无闻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因为透过其作品,人们总是能够窥知其间所附丽着的性灵情致,并进而移情赋感于此。《雅舍》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那么,哪位同学知道“雅舍”的由来?
二、 解题
1939年4月,日寇飞机开始大举轰炸重庆。当时梁实秋正在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任
职,遂随机关疏散到远郊北碚。其时,他的夫人子女尚在北平,梁实秋孤身一人,初时暂借居于办公室楼上。及到秋天,他与朋友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资在山坡上购置了一栋平屋,共六间,梁居其二。为了便于朋友寻访和邮差送信,他特意在路口立一木牌,顺便用龚业雅名中一字为题,上书“雅舍”。以后,他便在这雅舍中,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雅舍小品”。
三、整体感知、分析理解
1.“雅舍”到底“雅”“不雅”呢?请在第一段找出根据,说明理由。
雅舍外观并不美,也不雅。这是蜀地一栋常见的用砖柱撑顶、竹篦泥墙、黑瓦盖成的
普通平屋,寒风骤雨往往能从没有玻璃的窗洞中呼啸直入。
在作者看来是“雅”的:“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文眼) “有个性就可爱”。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美学观。正是由于个性,大千世界才显得五光十色,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个性是具有明显特殊的特征。唯其明显的特殊,人才产生惊奇、新鲜的愉悦,从而感到美。“有个性才可爱”就是这个意思。
2.那么,雅舍可爱的个性,美的独特处在哪里呢?作者从几方面描绘“雅舍”的美?
四个方面:位置、居室、月夜、陈设。每个方面都于平中见奇,凡中见美,并且都由幽默的眼睛和心灵“见”出其特殊性来的。
四、揣摩语言、体会情怀
1.分组讨论:具体分析“雅舍”的美
(1)位置:“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既不在繁华的闹市,也不在荒僻的山林,这可算是与一般住屋不同的特点。但“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从不利的条件上巧妙地转化开去,将地点的荒芜变成衡量朋友情谊的一个标准:嫌路远者,大都并非好友;甘涉远者,情谊必定深厚。情谊深厚,应该是彼此情趣相投,才有魅力吸引他涉远,如“王子猷雪夜访戴(戴安道)。路远并非好事,作者的机智将平淡化神奇。
(2)居室:“篦墙不固,门窗不严”,“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相鼠有牙,“聚蚊成雷”——不雅,不舒服。作者用自谑的幽默寻出“美”来:“荡漾”、“破我岑寂”,孤身一人在雅舍,能解其岑寂,小破无聊——美。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搪塞式的口吻,让人产生苦笑,借以减轻上述的烦恼,这也是一种幽默。这不仅仅是一种幽默,还有一种精神境界,因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才能看淡物质上的匮乏,居室的简陋,《论语》中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居住条件如此之差,雅舍真的无善可陈了吗?朗读第四自然段
(3)月夜:观月““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一反前面“苦中寻乐”的立意,来一个乐中寻凄、满足里找缺憾。“悄然”“幽绝”“凄凉”三词,都给人一种淡淡的哀凉之感。略加思考会体会出人生要知足,无须强求尽善尽美。
观雨:“细雨溕溕之际”,“大雨滂沱”,“如奇葩初绽”——乐观。
无论观月还是逢雨,作者都以“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态度出之,这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哲学和超功利的审美观。
(4)陈设:简朴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淡泊、傲骨 “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个性、脱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平凡中找出“美”来娱己娱人。
2.作者在雅舍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怀和志趣?(理解文末的话):
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这里有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胸襟、气度,真正懂得享受生命,享受人生)
淡泊、豁达 清贫乐道、贫贱不能移、对贫贱甘之如饴的乐观精神。
3.语言特色:
①骈散结合: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如第1自然段:“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等等。足见梁先生语言老到,舒卷自如,行云流水,正体现他吐纳之间的泰然自若、心境高远。
②雅俗共赏:主流词藻典雅,又有浅俗的口语。体现了梁先生在雅俗之间出入自如的能力。如有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粪坑”、“鼾声”、“喷嚏”等。又有描写月夜、细雨的充满诗意的文词。
③引用自如:各种资料信手拈来。如“聚蚊成雷”的活用;巧妙引用《诗经》中的“相鼠有牙”;引李渔《闲情偶记》,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只引其句,不述其题,惜墨如金。体现了梁先生的饱学多识。
④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表达手段,它体现的作者的智慧和胸襟。如对雅舍不避风雨的描写,充满风趣之词,而不是抱怨;又如对蚊鼠的描写,令人回味无穷……
雅舍小品,今古语言可以交错使用,像李清照一样,以寻常的语句度入声韵,也可以
用北京的土话带入他平时的散文当中,梁先生又能够以点带进了他的文章,而不让人觉得很不自然,这就是他相当的成就,他是创作。但是他创作是源于他古典文学的素养,以及在生活上的体验。——刘墉评《雅舍小品》
五、借鉴吸收、发散思维
1.思考:以前还学过哪些有关描写寻常屋舍的文章,表达作者何种情怀?
(《我的空中楼阁》、《项脊轩志》、《陋室铭》、《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雅舍”精髓对我们生活、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六、课堂小结
雅舍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雅舍,唯吾德馨。
风雨灌竹篱,蚊鼠闹良宵。
好友不嫌陋,路远见情谊。
可以赏月夜,阅米氏。
无照片之陈墙,无家具之伤神。
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居。
梁实秋云:“不亦雅乎?”
七、 布置作业
比较鉴赏
附:《我的空中楼阁》、《项脊轩志》、《黄洲新建小竹楼记》片段
八、 板书设计
雅 舍
梁实秋
雅←——————————————→不雅
↓ ↓
个性 情谊 月夜 风 雨 鼠 蚊
情趣 胸怀
附:雪夜访戴
谁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凝视着月光下的树影,谛听着山林间的鸟鸣,我们的精神随之一振,抖掉了尘世的俗念,得到了心灵的升腾。那时,我们可能都会感到自己的富有。但是这道精神的门能为我们开启多久?如果我们心灵的河流里老是流淌着搀杂铜臭味的杂事与垃圾,我们又怎能守住这一份心灵的宁静?阿尔卑斯山下那句名言“慢慢走啊,欣赏”,告诫着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要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与自然对话,与自然拥抱。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