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宇宙的边疆》教案3

《宇宙的边疆》教案

教学建议
    一、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解说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类解说词,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也可以找来其他科学电视片,结合视觉画面,让学生全面地感受解说词的特点。
    二、课文中有许多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要让学生借此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他们自己的思考。
    三、从古代运用天文方法确定耕作时间,到现代对宇宙形成演变的种种假设,对宇宙的探索,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宇宙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人类从何而来,向何而去,这些基本问题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哲学的意味。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扩展他们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四、有条件的话,阅读《宇宙》全书,也可以观看相关的电视片,比如“探索”之类的作品。
教学过程
    1.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2.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厂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3.议论与抒情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沦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相关资料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33页)
  《宇宙的边疆》教学反思2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4
  《宇宙的边疆》教案10
  《宇宙的边疆》教案9
  《宇宙的边疆》学案2
  《宇宙的边疆》教案8
  《宇宙的边疆》教案7
  《宇宙的边疆》教案6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14页)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宇宙的边疆》教学反思(2篇)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3
  《宇宙的边疆》板书设计(3篇)
  《宇宙的边疆》课堂教学实录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阅读练习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5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10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2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9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8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7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6
  《宇宙的边疆》读后感
  《宇宙的边疆》教案4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练习ppt课件
  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原文阅读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