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3

作者:jennyberry  
作者EMAIL:jennyberry@163.com

《山居秋暝》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重点:
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古诗
二、介绍相关文化常识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王维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诗人。
三、分析本诗
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地点:山中。时间:秋天傍晚下过一场雨后。
2、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是为了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丽与清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
3、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月,松林,清泉,山石,青竹,浣女,青莲,渔舟。
4、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颔联和颈联中的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绘一幅画面。
5、每一幅画面就象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
非常宁静,清新,恬然。
6、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是“静”呢?
以动衬静。正因为有这些声音,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安静。
7、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景。
8、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怎么理解?
任凭春天的百花凋谢,山中的美景还是让我留恋。
9、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了那么美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简单介绍王维的生平)
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山水的留恋,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0、            山中明明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还称这之为“空山”呢?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空”字显示了山野间的安静与宽阔,这与作者希望远离尘世与世俗的愿望正好吻合。
四、翻译全诗
五、分析格律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五言律诗。
2、对偶句有哪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哪些字是押韵的?
后,秋,流,舟,留。
六、作业设计:
1、翻译全诗。
2、请尝试用一段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200字)
七、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王维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王右丞集》。“天下文宗”,“诗佛”。“山水田园”派诗人。
景物:明月,松林——静景
清泉,山石
竹林,浣女     ——动景
青莲,渔舟
 
 

    
相关资料

  《山居秋暝》理解性默写
  《山居秋暝》ppt课件(39页)
  《山居秋暝》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
  《山居秋暝》阅读练习(五)
  《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居秋暝》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居秋暝》阅读练习(四)
  《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居秋暝》阅读练习(三)
  《山居秋暝》ppt课件(66页)
  《山居秋暝》课堂实录3
  《山居秋暝》阅读练习(二)
  《山居秋暝》预习学案
  《山居秋暝》复习指南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山居秋暝》说课稿
  《山居秋暝》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居秋暝》教学反思
  《山居秋暝》教学实录
  《山居秋暝》练习题
  诗词五首《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山居秋暝》《渔家傲》《长相思》ppt课件2
  王维《山居秋暝》flash朗读2
  《山居秋暝》教案8
  王维《山居秋暝》诗画艺术赏鉴课教学设计及ppt课件
  《山居秋暝》mp3音频朗读
  《山居秋暝》ppt课件10
  《竹里馆》flash课件1(含朗读)
  王维《山居秋暝》flash朗读
  诗词五首《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山居秋暝》《渔家傲》《长相思》ppt课件
  王维《山居秋暝》改写而成的散文(4篇)
  《山居秋暝》ppt课件9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