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致空气》教案5

7 致空气(邵燕祥)
执教:谢佳军(赵家岗中学)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了解其象征意义;
3.指导学生尝试多种朗读方法,体味诗歌情感;
4.背诵诗歌,积累语料。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较为准确地把握其象征意义;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具体意象来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体验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初读,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速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提问:
⑴从字面上来理解,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对空气的赞美)
⑵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空气?(因为空气给予我太多的帮助,给予我特别的关爱。)
⑶重点读解2~5诗节。
三、研读,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1.诗人在这首诗中,尽情讴歌了空气给予自己特别的关爱,这里的空气的意象无不染上诗人浓浓的主观色彩,因此这个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寄托了一种特别的味,这就是诗歌中所常有的一种手法,你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吗?(象征)
2.诗歌中所赞美的空气,你认为它象征什么?请从诗歌中找出具体的例证加以说明,如能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谈更好。
(学生思考讨论后自由述说,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3.学法迁移
阅读下面两首短诗,谈谈你的理解:
(一)
写给一只搪瓷碗
有了光洁的外表
就忘了    曾经是土坏
有一天
你猛然一跳
摔在地上
与泥土融为一体

(二)
老马(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四、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分别用高兴与感激、后悔与悲伤、向往与期盼的心情来朗读诗歌。
2.配乐背诵。
五、课堂小结
《致空气》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诗人以人们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在对空气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的赞颂。
六、布置课外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
2.仿照《致空气》或《老马》写一首有象征意义的小诗。



板书:

致  空  气
邵燕祥
内容:    对空气的赞美
象  征
情感:对友谊、真情……的赞颂
(高兴与感激、后悔与悲伤、向往与期盼

    
相关资料

  《致空气》练习题
  《致空气》教学设计8
  《致空气》ppt课件(8页)
  《致空气》ppt课件(12页)
  《致空气》ppt课件(17页)
  《致空气》说课稿2
  《致空气》教案7
  《致空气》问题学案及答案
  《致空气》mp3音频朗诵3
  邵燕祥《致空气》mp3音频朗诵
  《致空气》导学案
  《致空气》学案
  邵燕祥《致空气》原文阅读
  《致空气》ppt课件5
  《致空气》课堂实录
  《致空气》教案6
  《致空气》教学设计4
  《致空气》说课稿
  语文版《现代诗两首》《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及练习
  邵燕祥《致空气》mp3音频课文朗读
  现代诗歌朗读技巧ppt课件
  《致空气》ppt课件4
  《致空气》ppt课件3
  《致空气》ppt课件2
  语文版《致空气》ppt课件1
  《致空气》同步练习2
  《致空气》同步练习1
  《致空气》教案3
  《致空气》教案2
  《致空气》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