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期末试卷 >>

2008学年杭州七县(市、区)苏教版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作者EMAIL:yhzx.pgc@163.com

2008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市、区)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铁生在遭遇苦难后,没有选择隐遁(dùn),而是选择了面对。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B.这位作家是近年来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文章或针贬时弊,直指社会的痛处;或意味隽(juàn)永,仿佛一位智者在与你促膝谈心,让人心生顿悟。
    C.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zǐ)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概的奉献。
    D.一边是蓊郁的森林,一边是恣意开放的高山杜鹃。徜徉(tánɡ yánɡ)在山路上,感受着静谧中的无限生机,我内心的惆怅一扫而空。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但这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
价的,如果不   ▲   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难以实现。
②三聚氰胺事件给食品安全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如果假冒伪劣商品继续   ▲   市场,侵害人们的利益,那么,和谐社会的进程势必受到影响。
③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   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A.改革   充溢    即使       B.改革   充斥    虽然
C.改变   充斥    虽然       D.改变   充溢    即使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长期旅居国外,早已熟练掌握了当地语言,并且每日阅读当地报刊,耳濡目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宁波市八校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宁波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苏教版)
  台州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杭州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杭州市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温州中学2012-2013学年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2年杭州地区七县市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淮阴区2012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苏教版高一上第一学期一语文期末试卷
  宁波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试卷(苏教版)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苏教版)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2012年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012年杭州地区七县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宿豫中学奥赛部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考前模拟试卷
  洞头一中2011学年苏教版高一(上)语文期末测试卷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1届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专题复习题
  2010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09年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2009—2010学年度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苏教版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试卷
  驿马中学2009-2010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语文综合复习题(一)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三校期末联测(语文试卷)
  江苏省三校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末语文复习素材汇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