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2008年各地中考《醉翁亭记》练习题
2008大连市古诗文阅读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8.(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2008年河北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3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答案:6.(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8.琅琊(山) 酿泉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2008年临沂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临溪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