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策略说明 |
|
一 交流信息 揭示课题 |
1提问: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一六 清贫 方志敏 |
1自由交流。 2读课文。 |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了解方志敏其人。 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
|
二 朗读课文 了解大意 |
1过渡:什么是清贫?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 |
1自由读课文、思考。 2集体交流。 |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 |
|
三 朗读对话 加深理解 |
1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次朗读(男女生,师生对读)。 |
1同桌互相练习朗读 2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
首先使学生通过语言、口吻的变化领会表达的内容。 |
|
四 质疑讨论 提高认识 |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2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
1四人小组一起交流讨论后集体交流。 2各自阐述观点并说出依据。 3说一说:“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 4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 |
首先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进一步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
|
五 补充学习 |
1出示《方志敏》诗一首(见导学p47页)。 要求:感悟朗诵《可爱的中国》一文。 |
1自由朗读理解。 2认真听、仔细品味。 |
使学生全面了解方志敏烈士。 |
|
六 布置作业 |
|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 2就“物质”与“精神”两者关系一段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