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乡愁》说课稿6

《乡愁》说课稿
< align=right>                                   坞墙二中——李家臣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一  说教材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本诗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余光中于1971年,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这首诗。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没什么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二  说教学目标
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三  说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
四  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进行教学。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五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首先,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播放余光中在大陆省亲的照片并配以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营造氛围。 
设计意图: (图片的播放是为了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乡愁四韵》是根据余光中《乡愁四韵》所谱的曲子,播放这首曲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
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二) 然后,朗读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放音乐)
(三)品味
《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品味,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无限感慨!  (展示板书)
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分析鉴赏这首诗的语言 。让学生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如此美的诗确实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四) 迁移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比如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愁”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七  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尽量当堂背诵,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
2、阅读鉴赏席慕容的诗《乡愁》,同本诗进行比较阅读,来更好的把握本诗的主题和语言风格。
最后在歌中结束课文,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八  板书设计:
乡     愁
托物                      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普遍家国之思
本诗板书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的结构,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乡愁》这首诗是作者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时,感情所至写下的,30多年后,温家宝总理在访美谈及两岸问题时援用了这首《乡愁》诗。实现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关系到海峡两岸10多亿人民最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一步步变好,明天的团聚、欢乐、美好能够取代昨日的乡愁。                  好,谢谢各位!



    
相关资料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33页)2
  《乡愁》思维导图(7张)
  《乡愁四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乡愁四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乡愁》知识点
  余光中《乡愁》导学提纲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22页)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27页)3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参赛作品)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33页)
  余光中《乡愁》pptx课件(36页)
  《乡愁》练习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18页)4
  《乡愁》mp3配乐朗读(女声)2
  《乡愁》测试题
  《乡愁》研讨课用ppt课件(22页)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17
  余光中《乡愁》pptx课件(21页)
  《乡愁》ppt课件(25页)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21页)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13页)
  《乡愁》拓展阅读练习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23页)3
  余光中《乡愁》ppt课件(16页)
  《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乡愁》ppt课件(14页)
  《乡愁》同步练习(3)
  席慕蓉《乡愁》ppt课件2
  《乡愁》说课课件
  余光中《乡愁》教案16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