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斑纹》教案6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和“斑纹”的涵义。 
     2、探讨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的内涵。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特色。  
重难点:斑纹的涵义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略) 
二 、作者简介:(见课下注释)  
三、读课文,回答:你认为这是一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理由。 
      析:科学小品 (介绍“斑纹”,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随笔散文 (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议论成分,语言优美。) 
          (两者皆可,体现了文体上的融合渗透趋势.) 
四、从“科学小品”的角度来分析: 
1、斑纹是物之斑纹,斑纹之于物是毛与皮的关系。文章为了介绍斑纹列举了很多东西,请找出。 
析:蛇 蓑鲉 鲑鱼 螺壳 鹰隼 长颈鹿 斑马 老虎 豹子 奶牛 毒蜂 文身 疱疹 妊娠 抓痕 大地 老趼 冰花 陶瓷 蛋卵 地球 记忆(展示电子图案) 
讲: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依据所列事物的分类,以及所讲的详略程度,可以大致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5段      6----10      11---14  
2、请概括出第一部分介绍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析:简约的身体 迷惑性的斑纹 跑动的动作 蛇的文化寓意 蛇的尾鳞和牙齿 攻击的速度。 
3、作家引用圣经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蛇的形象? 
 析:阴鸷 诡秘 凶险 恶毒的蛇的形象。  
4、文章第六节“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不断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一段文字,你怎样理解斑纹的产生? 
析: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而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析: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6、思考:“斑纹”是什么? 
 析:A、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B、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五、以散文随笔的文体角度入手分析: 
1、文章在介绍斑纹时,往往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中引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议论性语句。 请以第二部分为例,找出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小组探讨) 
析:(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A 八节“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虎一般单独生活,………”;“世界旷大,……”; 
B 九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2、文章在描绘动物和自然场景时非常优美。请选择一段文字,作一鉴赏。 
例如:第一节;第八节中关于虎鹿的描绘。  
 

    
相关资料

  《斑纹》教学反思
  《斑纹》课堂实录3
  《斑纹》说课稿
  《斑纹》导学案
  《斑纹》ppt课件(14页)
  《斑纹》学案练习
  《斑纹》课堂实录
  《斑纹》学案
  《斑纹》ppt课件(34页)
  《斑纹》教案7
  《斑纹》读后感
  周晓枫《斑纹》原文阅读
  《斑纹》表格式教案
  《斑纹》ppt课件3
  《斑纹》教学设计5
  《斑纹》教学设计4
  《斑纹》教学实录
  《斑纹》同步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教案及练习
  《斑纹》教案3
  《斑纹》ppt课件2
  《斑纹》教案2
  《斑纹》ppt课件1
  《斑纹》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