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2
广东省始兴县墨江中学 钟卫国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本文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体会本文平淡自然,婉曲有致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重极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二、诵读文章,疏通大意。 
1、自由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个别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及用法的掌握,以及对“西”“陆”“诧”“日”“职”等字的词类活用,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适当加以补充讲解。 
2、整体感知。 
前半部分(1-4段),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后半部分(5-8段),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提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一、阅读文章第5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二、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文字有哪些?为什么?你读到了作者与尹师鲁之间怎样的感情? 
提示:反映了两人间深厚的友谊。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充满了人情味。 
三、欧阳修师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从哪些地方看出? 
1、认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 
2、对史书记载义士事迹的看法: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3、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 
4、告诫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5、“自言益慎职,无饮酒” 
四、请谈谈从这封信中,你感受到欧阳修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 
五、请你谈谈读了这封信之后,它的语言给你怎样的感觉。 
提示:鉴赏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行文朴实,如述家常。 
六、小结全文。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