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3

与尹师鲁第一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文写作背景;识记本文文言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体味本文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欧阳修高尚的精神境界,培养正义感。

教学重点:感受欧阳修高尚的精神境界,培养正义感。

教学难点:体味本文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引导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本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间风景。那么,这句话是谁说的呢?明确:欧阳修。以前我们学习过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传记(《六一居士传》)、诗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现在我们来学习欧阳修的书信《与尹师鲁第一书》。【写作背景介绍】(见课本P38,“鉴赏提示”)。【文言知识点】1、通假字:又常与安道言,“常”通“尝”,曾经。2、古今异义词:   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长者,古义,有德行。今义,年长的人。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江湖,古义,(这些)水路。今义,武侠小说中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往往有亲旧留连:往往,古义,处处。今义,经常,常常。得罪虽死:得罪,古义,获罪。今义,客气话,对不起。天生此辈,沉默畏惧:天生,古义,上天造就,上天出生。今义,生来就是这样的,先天的。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感激,古义,感动发愤。今义,感谢。3、特殊句式:    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被动句。 其心欢戚无异庸人:省略句。【文章赏析】1、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 (第5段)那么开头那一大段文字主要写什么?(叙家常)这样可以将课文分为几部分?(1—4段疏通字词,翻译,不详细讲解)。

明确: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叙述二人别后情形。第二部分(5-8):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2、第五段中,作者回答了尹师鲁的哪三个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习一)。

明确:(1)“疑修有自疑之意者”—— “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2)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3)疑欧阳修“非忘亲”——“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3、欧阳修是怎样对待与尹师鲁的感情的?自己被贬后,又是怎样对待这件事情的?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疏通、翻译最后一段文字后提问)。

明确:欧阳修对尹师鲁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对朋友推心置腹的诉说,都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重,充满了人情味。对于自己被贬一事,他认为 ①“得罪虽死,不为忘亲”。②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③ 告诫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④ 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这些表白,不悲观不放纵,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概。总之,对友情的珍重,对被贬的坦然,都体现了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

4、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本文语言特点。

明确:文章反复亲切的慰藉、叮咛,细腻入微的表白、鼓励使得行文非常自然、平易,语气格外舒缓从容,拉家常,叙衷肠,直抒胸臆,委婉动听。作者的措辞亲切平易,选用了不少日常生活用词,如白头奴、家兄、家人、老母、米、面、鱼、梨栗、桔柚、大笋、灶门老婢等,这些词语浅白、通俗。另外,作者多用松弛自由的散句,便于明白流畅地表情达意,增添了行文的平易自然。 

作业布置:预习《与微之书》。

板书设计:

    
相关资料

  《与尹师鲁第一书》作业练习
  《与尹师鲁第一书》表格式教案4
  《与尹师鲁第一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尹师鲁第一书》ppt课件6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2
  《与尹师鲁第一书》练习ppt课件5
  《与尹师鲁第一书》ppt课件4
  《与尹师鲁第一书》ppt课件3
  《与尹师鲁第一书》ppt课件2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译文及赏析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1
  《与尹师鲁第一书》ppt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