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逍遥游》导学案(内含多份练习)
6 逍遥游
编写人:李彩红     审查人:任聚宝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及背景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