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游褒禅山记》教案8
会员:陈玉良88 友情提供
游褒禅山记
主备人:  王其英                             复备人:董作翠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1.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3课时                      个人复备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三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
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
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几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
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