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实录
(课前五分钟演讲,一首唐诗一首宋词,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板书),很多同学都问到,为什么用一句不完全的话来做标题,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话完整的是怎么说的?
生:(凌凌乱乱地)“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师:这一段文字要全部背下来(学生大声的读背)这个标题省略了什么?省略的重点是什么?
生1:恪守他们的命令
师:作者小说中是怎么解释只写了一半的?
生:(凌乱地)是因为黑板太短,字写得太大了
师:那他为什么要用六种字体写呢?他把字写小一点,不就是可以写完全了么?
生1:前面有一句话,“仅仅在三个月以前,就在那绝望的日子里,我们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他是被迫写下的
师:为什么要被迫写下?
生:(杂乱地)是因为要打仗因为是希特勒的教育……
师:我们来请一位同学来说
生2:与其说是“我”以为黑板太短,不如说是“我”故意不写的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2:文中的“我”是一个对纳粹教育并不十分狂热的人,他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去,在他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尽管这是被禁止的他能够在他那个门房里做一些被禁止的事,说明他是反叛的
师:这种反叛也不能是明目张胆的这样理解有问题么?
生3:其实他对比尔格勒这个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45节中,比尔格勒灰蒙蒙的小屋里,这间小屋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比尔格勒劣等烟草的气味,而真正认出眼前的比尔格勒,也就是第52节,“我”闻到的是一股烟熏火燎的糊味和脏味,这是从他油腻的制服上发散出来的战争毁灭了一切而我对三个月前的小屋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