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杜甫《梦李白·其一》诗词鉴赏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赏析】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本诗乃是初梦所作。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二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相关资料

  《活板》节奏划分朗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原文译文及赏析
  崔珏《哭李商隐》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赏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春风》原文及翻译
  陆游《朝饥示子聿》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刘因《秋莲》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归次汉中境上》原文及翻译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版
  《村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译文及赏析
  《十五夜望月》原文译文及赏析
  《稚子弄冰》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峤《风》原文及翻译
  袁枚《荆卿里》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及赏析
  《敕勒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静女》拼音版
  白居易《南湖早春》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