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2
各位评委,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第一,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孟子对自己“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的阐述,最后孟子怀着激动的感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本单元还选入了《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提示里告诉我们,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在艺术上,大量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的艺术手法。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很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积累“颁、涂、无、直”4个通假字;识记“寡人、河、凶、走、或、谷、斤、兵、岁”9个古今异义词。
2、掌握“数、直、发、兵、胜、时、王、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了解“或……或……” “是……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4、掌握孟子的生平及“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5、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6、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并当堂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原文语句分析课文,归纳总结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的能力。
2、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