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离骚》教案10
   
5、离骚(节选)   
教学设计:张飞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的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 
2、反复诵读,鉴赏重点句子,理解并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3、了解本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背诵名句,感受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 
2、学习诗歌比兴手法(移情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中的“美人”“香草”的意象内涵。 
【教学难点】 
1、诗中疑难字词以及表达含蓄句子的理解。 
2、诗中屈原的情感变化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提问: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 》中慨叹封建帝王武功有余而文才匮乏时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  
  
二、题解 
1、关于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