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 >>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寄欧阳舍人书(节选)
曾 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②衋xì:悲伤苦痛。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者得致其严             严:威严     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       勒:刻
C.有名侈于实               侈:超过、多    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徇:徇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    】(3分)
①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②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③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          ④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
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⑥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寥寥二十余字,言简意深。
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
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
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3分)
(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3分)
(3)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3分)

 

答案:

9.A(严:尊敬)
10.C(②是说即使是恶人,也都一定要勒刻碑铭去向后世夸耀 ③是说作铭者碍于人情不能写下死者的恶行 ⑥是说人的品行,有性情善良却事迹不佳的)
11.B(原文说是因为受过死者子孙的请托,碍于人情无法写下死者的恶行,于是铭志的内容就开始不真实了。)
12.(1)如果那人行为丑恶(那是一个恶人),还有什么可以写在碑铭上呢?(那么在铭志上有什么好写的呢?)这正是铭志与史书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苟”1分,“所以”1分,大意1分。
(2)其中原因没有别的(其中没有别的原因),托付的人不合适,撰写的内容不公正和不合事实的缘故。(“非人”1分,“是”1分,大意1分。)
(3)所以说,不是道德修养高而又擅长写文章的人是办不到的,难道不是如此吗?(“畜道德”1分,“然”1分,大意1分。)

    
相关资料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专练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高考例题)
  高考文言文《通鉴纪事本末》专练(7篇)
  高三古诗文阅读练习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古诗歌阅读专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2021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二模《论语》汇编
  2021年山东省各市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广东省各地2021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论语》汇编
  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届高三各地一模文言文阅读文本阅读汇编
  2020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各区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寄欧阳舍人书》作业练习
  2021年北京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解题指导:内容概括分析题
  2021届新高考广东省各地模拟考试文言文专题汇编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苏教版教材高考文言学考试题选编(2013-2016年4月浙江真题)
  《史记》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寄欧阳舍人书》教案2
  《寄欧阳舍人书》练习题
  《寄欧阳舍人书》ppt课件3
  《寄欧阳舍人书》mp3音频朗读
  《寄欧阳舍人书》教案1
  《寄欧阳舍人书》ppt课件2
  《寄欧阳舍人书》ppt课件1
  《寄欧阳舍人书》译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