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齐己《早梅》诗词鉴赏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象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

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李敬一)

相关资料

  《活板》节奏划分朗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原文译文及赏析
  崔珏《哭李商隐》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赏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春风》原文及翻译
  陆游《朝饥示子聿》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刘因《秋莲》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归次汉中境上》原文及翻译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版
  《村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译文及赏析
  《十五夜望月》原文译文及赏析
  《稚子弄冰》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峤《风》原文及翻译
  袁枚《荆卿里》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及赏析
  《敕勒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静女》拼音版
  白居易《南湖早春》原文及翻译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赏析
  张谓《早梅》mp3音频朗读
  张谓《早梅》ppt课件1
  张谓《早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