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红楼梦评论》教学参考

《红楼梦评论》节选备课参考
   内容理解
    本单元所选《红楼梦评论》,节选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第三章,主要阐释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及其价值。作为“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文,王国维借鉴了叔本华的哲学及悲剧学说,力图从哲学的角度把握《红楼梦》的精神实质,具有现代文学批评的眼光。
    第一段从国人的精神入手,指出传统的戏曲、小说多“乐天”色彩,多大团圆结局。如《牡丹亭》《长生殿》。进而对比指出具有“厌世解脱”精神的,只有《桃花扇》《红楼梦》。随后对比分析《桃花扇》《红楼梦》,指出《桃花扇》的解脱,“非真解脱”,是“他律”;《红楼梦》的解脱,是“自律”。《桃花扇》重在写“故国之戚”,是“政治的”“国民的”“历史的”;《红楼梦》则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这样,便得出结论:《红楼梦》的价值就在于其“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悲剧性。
    第二段在第一段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红楼梦》的悲剧性质,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作者援引了叔本华的观点,把悲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极恶之人相互构陷而成;第二类是由于不可知的命运;第三类是由于普通人物、普通境遇逼迫而成。随后,对三种悲剧进行了比较,指出前两种悲剧因为罕见,对于我们而言或可避免,而第三种悲剧却非偶然之事,时时会出现于眼前,也许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是加之于别人。亲身遭遇却无处鸣不平,因而是“天下之至惨也”。随后,作者又对《红楼梦》的悲剧缘由做了具体阐释,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例,阐明在这场悲剧里无一人是“蛇蝎之人”,亦没有“非常之变故”,却因为种种“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因此是“悲剧中之悲剧”。
    综上,文章阐明了《红楼梦》的精神实质是悲剧,论述了悲剧之中悲剧的惨痛。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加以回顾的同时,兼顾了西方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脱”为理想的“彻头彻尾之悲剧”,虽然不见得完全符合实际,但这种从哲学角度出发把握《红楼梦》精神实质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此外,文章具有说理透彻的特点,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运用得当。对比论证如第一段与《牡丹亭》《长生殿》对比,突出《桃花扇》《红楼梦》以“厌世解脱”为精神实质;又对《桃花扇》《红楼梦》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红楼梦》的悲剧价值;第二段将三种悲剧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对比,突出了第三种悲剧的悲剧性。举例论证如对《红楼梦》的具体阐释,能从贾母、王夫人、凤姐、袭人、宝玉、黛玉等各自立场出发,分析悲剧缘由,突出“第三种悲剧”的“至惨”之处,很好地为观点服务。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笔记整理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点
  写作《学写故事》知识点
  《活板》知识点梳理
  《反对党八股》复习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计划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回延安》知识点及课后题探究
  《紫藤萝瀑布》的想象手法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点梳理
  《子衿》知识点
  《驿路梨花》主要内容
  《驿路梨花》预习知识点
  《伟大的悲剧》墓志铭(6篇)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
  《劝学》知识点归纳
  《屈原》知识点总结
  《诫子书》复习资料
  《壶口瀑布》介绍
  《登勃朗峰》预习知识点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驿路梨花》知识点总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预习知识点
  《红楼梦评论》阅读训练
  《红楼梦评论》译文
  《红楼梦评论》节选ppt课件2
  《红楼梦评论》ppt课件1
  《红楼梦评论》《人境庐诗草自序》ppt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