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郁达夫《花坞》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郁达夫
    ①“花坞”这一个名字,大约是到过杭州,或在杭州住上几年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的,尤其是游西溪的人,平常总要一到花坞。二三十年前,汽车不通,公路未筑,要去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这花坞的幽深清绝,但脚力不健,非好游如好色的诗人,不大会去。现在可不同了,从湖滨向北向西的坐汽车去,不消半个钟头,就能到花坞口外。
    ②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
    ③我的第一次去花坞,是在松木场放马山背后养病的时候,记得是一天日和风定的清秋的下午,坐了黄包车,过古荡,过东岳,看了伴凤居,访过风木庵(是钱唐丁氏的别业),感到了口渴,就问车夫,这附近可有清静的乞茶之处?他就把我拉到了花坞的中间。
    ④伴凤居虽则结构堂皇,可是里面却也坍败得可以;至于杨家牌楼附近的风木庵哩,丁氏的手迹尚新,茅庵的木架也在,但不晓怎么,一走进去,就感到了一种扑人的霉灰冷气。当时大厅上停在那里的两口丁氏的棺材,想是这一种冷气的发源之处,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因为刚刚在看了这两处衰落的别墅之后,所以一到花坞,就觉得清新安逸,像世外桃源的样子了。
    ⑤自北高峰后,向北直下的这一条坞里,没有洋楼,也没有伟大的建筑,而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看将过去却又显得异常的整洁,异常的清丽。英文字典里有cottage 的这一个名字;而形容这些茅屋田庄的安闲小洁的字眼,又有着许多像Tiny、Dainty、Snug 的绝妙佳词,我虽则还没有到过英国的乡间,但到了花坞,看了这些小庵却不能自己地便想起了这种只在小说里读过的英文字母。我手指着那些在林间散点着的小小的茅庵,回头来就问车夫:“我们可能进去?”车夫说:“自然是可以的。” 于是就在一曲溪旁,走上了山路高一段的地方,到了静掩在那里的,双黑板的墙门之外。
    ⑥车夫使劲敲了几下,庵里的木鱼声停了,接着门里头就有一位女人的声音,问外面谁在敲门。车夫说明了来意,铁门闩一响,半边的门开了,出来迎接我们的,却是一位白发盈头,皱纹很少的老婆婆。
    ⑦庵里面的洁净,一间一间小房间的布置的清华,以及庭前屋后树木的参差掩映,和厅上佛座下经卷的纵横,你若看了之后,仍不起皈依弃世之心的,我敢断定你就是没有感觉的木石。
⑧那位带发修行的老比丘尼去为我们烧茶煮水的中间,我远远听见了几声从谷底传来的鹊噪的声音;大约天时向暮,乌鹊来归巢了,谷里的静,反因这几声的急噪,而加深了一层。
    ⑨我们静坐着,喝干了两壶极清极酽的茶后,该回去了,迟疑了一会,我就拿出了一张纸币,当作茶钱,那一位老比丘尼却笑起来了,并且婉慢地说:
“先生!这可以不必;我们是清修的庵,茶水是不用钱买的。”
    ⑩推让了半天,她不得已就将这一元纸币交给了车夫,说:“这给你做个外快罢!”
    ⑾这老尼的风度,和这一次逛花坞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现在,还在津津地感到回味。所以前一礼拜的星期日,和新来杭州住的几位朋友遇见之后,他们问我:“上哪里去玩?”我就立时提出了花坞。他们是有一乘自备汽车的,经松木场,过古荡东岳而去花坞,只须二十分钟,就可以到。
    ⑿十余年来的变革,到花坞里也留下了痕迹。竹木的清幽,山溪的静妙,虽则还同太古时一样,但房屋加多了,地价当然也增高了几百倍;而最令人感到不快的,却是这花坞的住民的变作了狡猾的商人。庵里的尼媪,和退院的老僧,也不象从前的恬淡了,建筑物和器具之类,并且处处还受着了欧洲的下劣趣味的恶化。
    ⒀同去的几位,因为没有见到十余年前花坞的处女时期,所以仍旧感觉得非常满意,以为九溪十八涧、云栖决没有这样的清幽深邃;但在我的内心,却想起了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忽被有钱有势的人奸了以后又被弃的状态。
< align=right>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 align=right>(选自《中华散文观止》,中国戏剧出版社。有删节)
 
15.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赏析“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1)用三个比喻,以“浔阳商妇”“碧桃”和“菜”比喻“花坞”,(1分)形象地概括花坞幽深秀美、不乏生机、简单清爽而韵味绵长的迷人风韵,表达了作者对花坞的热爱与赞美。(2分)
 
(2)理解“但在我的内心,却想起了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忽被有钱有势的人奸了以后又被弃的状态”一句在文中的含意。(3分)
   :(2)花坞被人为的商业活动所玷污而失去了原有的纯真自然的趣味。(根据本体喻体对应的规则,“花坞”“商业活动的玷污”“失去原有的纯真自然”等3个要点,各占1分。如答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花坞素朴天真的韵味遭到破坏的强烈不满”,可酌情给分。)
 
16.十余年后,作者还在津津地回味逛花坞的情趣。结合全文,概括花坞有哪些情趣。(4分)
    答:16.自然环境带给人美的的享受:(1)清幽深邃。三面环山,一谷直下。(2)清新安逸。竹木萧疏,清溪蜿绕。(3)自然和谐。庵堂错落,没有洋楼,也没有高大的建筑,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整洁,清丽。美好的人性人情让人感到宁静温馨:(4)人物恬淡。尼媪翩翩,不求钱财。(每个要点1分)
 
17.游花坞时,作者经过几个地方,古荡、东岳、伴凤居、风木庵。前两处,作者用“过古荡、过东岳”一笔带过,为什么要描写伴凤居、风木庵?(4分)
    答:17.(1)作者介绍花坞的迷人风韵后,并不急于写花坞,而是荡开一笔写沿途风光,使读者对花坞充满了期待,为下文写花坞作铺垫,体现了构思的巧妙。(2分)(2)运用衬托(反衬)的手法,以伴凤居、风木庵衰落的凄凉之景物反衬花坞的清新安逸。(2分)
 
18.花坞里十余年来的变革留下了痕迹,让作者深感不快。结合实际,就“原生态文化的商业化”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18.(1)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渗透,原生态文化必然会受到商业行为、商业文化的影响,想要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完美性几乎是不可能的。(2分)
(2)但是我们也应强化保护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使原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尤其风景区的环境不应因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在文化风格应保持本土化,防止出现土洋混杂的现象。(4分。也可从“政府部门”“民间团体”“民众个体(包括风景区的居民、游客以及风景区的服务人员)”等角度来陈述。)

    
相关资料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8-2021年高考小说选择题
  2022届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文学类阅读汇编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2021年广西南宁高考文学类一轮复习模拟训练(散文春事漫感)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专练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真题训练——云南的云
  高考模拟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真题训练
  与自然专题阅读练习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省各地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
  2021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届高三专题复习:外国作家文本训练
  林徽因《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和汉德宝《明清建筑二论》比较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之专题:戏剧阅读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年上海市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马缨花开的时候》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回忆鲁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郁达夫《文学上的智的价值》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西溪的晴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超山的梅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郁达夫简介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