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3

大孤山小孤山
陆游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描写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2、领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趣和韵味。
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象化手法及作品情感的理解。
学情分析:文言游记学生涉猎不太多,但已有相当的文言积累,应该没有太多的阅读难度。
教学设计:
1、本文是赏析示例,是游记的典范作品,文面平实,能够以学生自学为主。
2、合作探究表达的方式和描写的手法。
2、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解题:
《入蜀记》是一部日记体游记,或者说是一部旅途日记,记载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闰五月至十月,由浙江绍兴到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的一路见闻。这次游历,历时五个月零九天。本文选八月一日、二日两天所记。
二、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第二年五月,他由故乡山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三、朗读,正音:
潦缩   抟    徙倚  葭苇    湓浦
四、内容提要
第一段:介绍烽火矶的地形戍守情况,远望近观之景,以及自己游览的心情。
第二段:第一天,写从烽火矶到沙夹一段所见,重点写小孤山澎浪矶,把读者引入胜境。
第三段:第二天,写从至湓浦口所见。
五、自主赏析:三个段落各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致?景致有何特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第一段:
写烽火矶的外形特征、色彩植被,有形有色。“突兀”“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秋深潦缩”。运用了比喻(如宝装屏风)、引用(杜诗)等修辞。
2、第二段:
写澎浪矶、小孤山的山形水影、祠宇匾额、烟雨鸥鹭及人的感受。运用了衬托、引用、对比等修辞手法。
3、第三段:
写大孤山的江州的山和水。运用了对比、类比、引用等修辞。
六、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的顺序?写景的角度?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抓住特征描写。修辞。
以时间和行踪为顺序。        远眺、近观、仰视。
七、主题归纳:
这是两则日记,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小孤山、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了写,抒发了他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志在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情思。
八、布置作业:写一段游记,运用描写、抒情等方法。

    
相关资料

  《过小孤山大孤山》游览路线图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x课件(53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x课件(5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31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字词、词类活用)
  《过小孤山大孤山》过关提问及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6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x课件(30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反思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5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4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17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含答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3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2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14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参考资料2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65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赏析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ppt课件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题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6
  《过小孤山大孤山》mp3音频朗读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5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4
  《过小孤山大孤山》ppt课件3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