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黑龙江省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美的法则,加以变形或结合,更不能自主地去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人就不同了,除了生存之外,还要求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下去。因为狩猎和日常操作的训练,从劳动中感到力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东北三省三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201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第三次高考模拟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哈师大附中等三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绥化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下期初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双鸭山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终极预测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2014年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01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4)
  黑龙江省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黑龙江省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东北三省三校2014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1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