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捕蛇者说》教案17
教学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4、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点:积累词汇,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理解并掌握“对比”写法。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
教学方法:采用“读读、议议”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 2、回忆学过的“说”,讲清这一文体的特点。 3、引导学生看课文“阅读提示”,了解背景和写作目的。
二、指导预习:1、参照课文注释,阅读全文。 2、弄清“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 3、了解“黑质而白章”和“得而腊之以为饵”两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 4、掌握实词“质”“章”“啮”“当”“已”“得”“赋”等含义;了解“可以”的古今不同用法及“腊”的活用。5、正音:啮(niè) 腊(xī) 挛(1uón) 踠(wǎn) 瘘(1òu)疠(lì) 当(dàng)其租入 嗣(sì) 几(jī)死者数 (shuò)矣 莅(lì) 蹙(cǜ) 殚(dān) 踣(b6) 死者相藉(jiè)曩(nǎng) 隳(huī) 恂(xǘn) 缶(fǒu) 谨食(sì)之熙(xī) 以俟(sì)夫(fǘ)
三、研析新课:指导学生朗读第1段并疏通文义。
(1)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
明确:①“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 ②“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 ③“可以已大风”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一个词。 ④“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肉晾干”。 ⑤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⑥找出写“蛇的医疗功效”的句子。(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杀三虫。)
(2)提问:蛇毒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 明确:因为“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当其租入”。
(3)小结:文章一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这就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观叙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
四、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2—5段。完成课后“辨析•比较”题四第2题。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重点:1、检查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2、体会“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的思想感情。 3、了解怎样运用对比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的写法。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5、思考研讨课后“辨析•比较”题三、四。6、体会第5段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研析新课。
1、概括第2—4段的内容: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