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出塞》教案4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习方法,交流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
  (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
  (一)解决书后练习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出塞》教学设计5
  《出塞》教案3
  《出塞》教学设计2
  《出塞》教案1
  古诗二首《出塞》《浪淘沙》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