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说课稿 >>

《创造宣言》说课稿

                   《创造宣言》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创造宣言》是人教版第四单元“职场哲思”的第一篇精讲文章。单元目标是:让明天踏上职场的职高生能从容面对考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创造宣言》这篇文章告诉读者:只要你坚定信念,有勇气,有智慧.人人都能创造。
根据职高生的特点,我觉得应该立足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感悟“创造”的重要性,激发创造的欲望,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也符合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师观的内容。
当然,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还要关注人文性,所以语文课堂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情感的培养都是不可忽视的。因而我将《创造宣言》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演讲词(驳论文)的文体特点; 
2、品味语言,感悟“创造”,体会作者情感;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悟“创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驳论文的结构特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作为教材和课堂的自由的研究主体,应最大限度地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效率。于是,在教学中,我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我尝试运用“问题点拨·自主探究”的语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等。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语言功能,提高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过程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预设的目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氛围,生活导入
首先,我注意到这篇文章是删改的文章开始还有这么一句话“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我以此为素材,让学生谈一谈宗教中造物主的创造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引入新课:“对‘创造’,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行之和他的《创造宣言》吧。”这一衔接语自然引出了简介作者的环节。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去感悟“创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我试图通过一个大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学习和初步探究。
步骤1:自主探究: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关于创造,本文列举了哪些人和事?并请就其中一二个你自己熟悉的事例谈谈给你的启示。”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创造需要勇气、智慧、信念”。而且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并做好相应地点拨启发准备。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出于加强“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的目的,
步骤2:分小组合作探究:1、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或语段,并从不同角度(如语言特点、修辞特点等)去品读理解作者情感。
这一设计,意在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字词的品味,去感知作者的心声,感受和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1、我们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引导学生注意两组反义词,并通过删除“平凡”“单调”,与原句进行比较表达的效果)
2、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引导学生注意“类比”方法、“反问”修辞,并要求通过改换句式进行比较表达的效果)
3、歌德说:……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意志才变得过来。
(引导学生注意引证法,及排比句式的作用)
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将‘人人是创造之人’放在排比句的最后”)
步骤3:既然是演讲词,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处理语音、语速、语调、语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通过品味语言,技巧朗读,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自然生成演讲的氛围,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演讲辞的特点。
 
拓展延伸:另外,为了让学生深入感悟“创造”,我及时延伸,先启发学生联想古今中外富有“创造”精神的例子后,列举学生身边的事实:成功的职高生的例子:1、余姚职高生发明随“头”所欲助残车;2、泰兴职高生邓建军研制的“颜料组份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填补了世界空白;3、苍南职业中专毕业生吴曙辉成功创办“太阳能”幼儿园。等等。
用这些例子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从而达到树立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的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最后,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批驳文的结构,同时,让学生,围绕批驳-反思-创新的结构,来我有预想句式:有人说________,不能创造,我可以批驳他____________
 
旨在领引学生再一次去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演讲词的特点。并利用感情的“余温”自然引出结束语:
 
“这话语也许如同一切道路格言一样知易行难,但是,绚丽的风景恰恰盛开在险峻的山巅!让我们用智慧、信念,勇敢地去“创造”吧!你,虽如沧海一粟,但是,你也同样可以创造‘我们人类的伟大’!!!”
(顺势利导以慷慨激昂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再一次鼓励学生勇敢地创造,实现自身价值。并做到课堂结构的前后呼应。)
最后,根据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以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我设计了以下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一题完成:
1、搜集职高生创业成功的事例,总结成功秘诀;
2、请就某一浙江商人的成功例子谈谈或写写自己的感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说或写,自由选择。
 
 
 

    
相关资料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
  《创造宣言》音频朗读
  《创造宣言》知识点归纳
  《创造宣言》《谈创造性思维》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
  《创造宣言》练习题
  《创造宣言》知识点梳理
  《创造宣言》知识点
  《创造宣言》pptx课件(29页)
  《创造宣言》ppt课件(41页)
  《创造宣言》读后感
  《创造宣言》测试题
  《创造宣言》ppt课件及教案
  《创造宣言》ppt课件(22页)
  《创造宣言》教学案例及反思
  《创造宣言》学案
  《创造宣言》ppt课件3
  陶行知《创造宣言》原文阅读
  《创造宣言》教案4
  《创造宣言》ppt课件2
  《创造宣言》教案3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2
  《创造宣言》课堂实录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2
  《创造宣言》同步练习1
  《创造宣言》阅读练习
  《创造宣言》ppt课件1
  《创造宣言》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