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贾平凹《土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土炕
贾平凹
大娘住在陕北羊儿沟。她娘家是关中人,十九岁时她嫁到这里。丈夫姓王,比她小了三岁。她觉得这地方不错,尤其是那土炕,在关中没有见过,她就感兴趣了。土炕很大,占了整整后半个窑。她提议把炕盘小,丈夫不同意,说将来要生儿育女。她想:真有七八个儿女了,那炕下的鞋子会一摆一长溜呢,就又痴痴地笑。
土炕成了她的天地,她在上边纺线、纳鞋帮;在炕上摊开包袱,一有空闲,就翻弄那些各色布头、丝线;晚上在上边和丈夫说悄悄话。她想:男人家走州过县,女人家就是要守住这块土炕。
这时候,日子不安宁起来。这一天,一个掉队的女八路来到窑洞。这女八路腰身很笨,她一眼看出有着身孕,就做汤烧水,让女八路坐在土炕上。她说:
“快上炕,咱们陕北,就是这风俗,家里人几辈睡一个炕哩。”
她让女八路睡在西边,让丈夫睡在东边,她在中间躺下,作了个界墙。那女八路还是不肯睡下。她只好推醒丈夫,让他睡到灶口前的脚地,说只许面朝外。丈夫一夜没敢翻身。
她知道了这女八路叫龚娟,是个宣传员。龚娟后来生了个女儿,她们就叫她猫猫。龚娟要去追部队。临走,给她跪下说:“大姐,这孩子带不走,就托付给你。”
她开始在这土炕上养着猫猫长大。她让丈夫去卖了炕上一条新被子,买回来一头奶羊,天天给孩子挤着吃。猫猫长到三岁,丈夫得了痨病,没了。她哭了一场,不去改嫁,从此做了寡妇。那年她刚刚二十六岁。
家里一切开支全靠她纺线,她纺线又快又好。新中国成立后,猫猫长大了,她供着去读小学。可是这年秋天,她们正在院子里打枣儿,嘟嘟地开来一辆小车,车上下来一位壮年妇女叫她一声“大姐”就哭了。那女的说她是龚娟。龚娟说:“你跟我一块进城去吧,我永远叫你姐姐,猫猫也永远叫你娘。”
她笑笑,说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就劝说猫猫认了亲娘,猫猫不去,她倒变了脸。第二天,她欢欢喜喜打发龚娟母女走了。车一拐过山弯,她却扑腾在路上,哭得哇哇的伤心。
后来,龚娟病故了。猫猫参加了工作,信便来得少了,也越写越短,最后竟再没有来过一句话了。她却老是盼着,过两天就去邮电所打问。
村里人都说她应该去找猫猫,让猫猫养活她。
“如果是为了如今养活我才收养她,那我成什么人啦!”
她不埋怨猫猫。只是这大炕,睡起来觉得太硬。她什么都可以丢下,就是不舍这土炕,夜里睡在上边,可以做好多梦,梦见她的丈夫,也梦见猫猫母女。
那几年里,干部经常下乡。村里就把女干部派到她炕上来睡。她很乐意,十个八个都让挤在土炕上。她睡的迟,挑灯看她们每一张漂亮的脸,一看见那炕下的鞋,就想起当年和丈夫说的话,没笑出声来,却去把各色格式的鞋放得整整齐齐。
有人说,猫猫成了走资派,被剃光了头游街。一日,猫猫给她来了一封信,说自己的孩子受人歧视,想让大女儿落户到养母这。
猫猫的十六岁的大女儿秀秀不久就来了。从此,土炕上睡了秀秀,她夜夜给孩子讲猫猫小时候的事,婆孙俩就笑一笑。村里人见她护着秀秀,谁也不敢作践。
过了两年,秀秀进城看猫猫,一个月没有回来。她很着急,拍了电报去才收到回信说,猫猫平反了,让把秀秀的户口迁回城里。
她一颗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村里人都在说秀秀在城里不会回来了。“秀秀说要回来的,她说我这土炕好呢。”她总是这么说。
但是秀秀到底没有回来。她一个人睡在炕上,只觉得炕大,炕空……这天天明时,浑身发烧,睡倒不起了。又过了三个月,她知道自己不行了。村里人说,“给秀秀母女打个电话,接你去大医院看看,或许会好了呢”。
她不同意,说是活到时候了,不必告诉秀秀母女,更没必要进城去治了。第三天黎明,她气弱得只有出的,没有入的。村里人都围在土炕边,她说:“都上炕坐吧,这土炕大,能坐得下,大家都来看我,我也死得下了。”
窑空起来,没几年就在雨天里塌了,把大土炕埋在里边。后来,好些下乡的女干部都问起她。知道情况后都伤心落泪,怀念那土炕,说土炕上好,又大,又舒服。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女主人公出嫁到去世,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安排,但结构精炼,风格朴实、自然。
B.女主人公知道秀秀没事,所以她“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是怕秀秀不再回来,乡亲们会笑话她。
C.小说描写朴素中见真情,如写女主人公夜里看女干部熟睡的脸,摆整齐炕下的鞋,直击读者内心,让人感动。
D.小说结尾写女主人公去世后,窑塌了,土炕被埋。下乡女干部伤心落泪,怀念舒适的土炕,其实是对女主人公的感恩和怀念。
8.文中画波浪线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几经起伏,试结合文本分析。
9.“土炕”见证了女主人公的一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土炕”在作品中承载着怎样的精神内涵。
 
 
答案:
7.B
8.先是高兴。龚娟说接“她”进城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她”心里是高兴的;接着着急。见猫猫不肯认亲生母亲,“她”心里着急,“变了脸”;在龚娟母女回城时真心高兴。猫猫跟着母亲回去有更好的条件,她为孩子欢喜,好让她们安心回城;在猫猫走后伤心欲绝。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的孩子离开了自己,她内心像被掏空了一般,“扑腾在路上”再也支撑不住。
9.女主人公在土炕上生活作息,守着土炕守着家,一辈子辛劳勤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小说表现了普通群众的质朴坚忍。在战争年代,女主人公在土炕上收留过掉队的八路军,也收养了八路军的孩子,保护她们,供养她们。小说赞扬了善良忠厚的品格。在土炕上,女主人公养大了别人的孩子,也接纳过许多下乡的干部,但她从未想索取什么,更没有埋怨、不满。小说歌颂了不求回报、无私宽容的精神。


    
相关资料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鸟窠》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酒》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名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钓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五味巷》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 燕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黄土高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穿过云朵直至阳光处——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酒》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贾平凹《古土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秦腔》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村里的电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访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安徽省中考题)
  贾平凹《耍蛇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残佛》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相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拴马桩》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我有一个狮子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刘家兄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风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壁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玻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贾平凹《走进塔里木》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在米脂》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极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