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贾平凹《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贾平凹
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懒懒散散地乐得清静几天。家里人都忙着他们的营生,我便往河上钓几尾鱼了,往田畦里拔几棵菜了,然后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
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每天都看着,每天都会看出点内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对着一本大书,读得十分地有滋有味了。
其实这山来得平常。出门百步,便可蹚着那道崖缝夹出的细水,直嗓子喊出一声,又可以叩得石壁上一片嗡嗡回音。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崛起的一堆石头,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点,它便将日光逼走,阴影铺了整个村子。但我却不觉得压抑,我说它是憨小子,憨得可恼,更憨得可爱。这么再看看,果然就看出了动人处。那阳面,阴面,一沟,一梁,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骤然一个节奏的凝固。这个发现,使我大惊,才明白: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啊!
于是,我常常捉摸这种内在的力,寻找着其中贯通流动的气势。但我失望了,终未看出什么规律。一个山峁,一个山峁,见得十分平凡,但怎么就足以动目,抑且历久?一个崖头,一个崖头,连连绵绵地起伏,却分明有种精神在团聚着?我这么想了: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
最是那方方圆圆的石头生得一任儿自在,满山遍坡的,或者立着,或者倚着,仄,斜,蹲,卧,各有各的形象,纯以天行,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
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下走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总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树里,时隐时现。我终未解,那短短的弯路,看得见它的两头,为什么总感觉不到尽头呢?如果将那弯线儿拉直,或许长了,那一定却是感觉短了呢,因为城里的大街,就给人这种效果。这效果太过直白无趣。我懂了:这就是含蓄,丰富吧!
如果是早晨,起来看天的四脚高悬,便等着看太阳出来,山顶就腐蚀了一层红色。折身过山梁,光就有了棱角,谷沟里的石石木木,全然淡化去了,隐隐透出轮廓,倏忽又不复存在,如梦一般。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样看不清任何东西,使我久久陷入迷惘,至今大惑不解。
看得清的,要算是下雨天了。自然那雨来得不要太猛,雨扯细线,就如从丝帘里看过去,山就显得妩妩媚媚。渐渐黑黝起来,黑是泼墨地黑,白却白得光亮,那石的阳处,云的空处,天的阔处,树头的虚灵处……一时觉得山是个莹透物了,似乎可以看穿山的那边,有蓄着水的花冠在摇曳,有一只兔子水淋淋地喘着气……很快雨要停了,天朗朗一开,山就像一个点着的灯笼,凸凸凹凹,深深浅浅,就看得清楚: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看得见的那石头上,一身的苔衣,茸茸的发软发腻,小草在铮棱棱挺着,每一片叶子,像长着一颗眼珠,亮亮地闪光。这时候,漫天的鸟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
我总恨没有一架飞机,能使我从高空看下去山是什么样子。曾站在房檐看院中的一个土堆,上面甲虫在爬,很觉得有趣,但想从天上看下面的山,一定更有好多妙事了。但我却确实在满月的夜里。趴在地上,仰脸儿上瞧过几次山。那是月亮还没有出来,天是一个昏昏的空白,山便觉得富富态态;候月光上来了,但却十分地小,山便又觉得瘦骨嶙峋了。
到底我不能固囵囵道出个山来,只觉得它是个谜,几分说得出,几分意会了则不可说,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天地自然之中,一定是有无穷的神秘,山的存在,就是给人类的一个窥视吗?我趴在窗口,虽然看不出个彻底,但却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觉从家里出来,走到山中去了。我走月也在走,我停月也在停。我坐在一堆乱石之中,聚神凝想,夜露就潮起来了,山风森森,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    
< align=right>(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我在城里生活得身心俱疲、回老家寻得清静为开头,既点出了读山的缘由,也自然引出下文读山的发现和感悟。
B.山上的路那么乱,总感觉不到尽头,作者却认为这些是有趣的,表现出作者飞扬活泼的思绪和不惧困难的强劲生命力量。
C.作者从多个角度读山,感悟丰富深刻,但也只能说出几分,还有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可见,山需要不断去读,越读才能越入味。
D.作者在读山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感悟和哲思,这些感悟和哲思既引发读者思考现实生活,也有助于读者消解生活中的困惑。
8.文章结尾说“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这句话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9.作者读山的哪些发现能够触动读者?为什么?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

 

 

答案:

7.B

8.无论是“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都表现了作者对大山的喜爱。

这句话蕴含了“无我”与“唯我”的深刻哲理,“唯我”即山里的石头都是我,我即是大山,具有了山的品格;“无我”是我就是山里的石头,山人合一,我终于成为家乡大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山寻常时候黑乱粗笨,混混沌沌,可却表现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山上的路那么乱,却给人含蓄和丰富的感觉。云雾清晨时,神秘、变化多端;雨天时晶莹妩媚,雨后安详;月出之前“富态”,月中嶙峋。它就像个迷,给人多种启发,耐人寻味。


    
相关资料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鸟窠》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酒》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名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钓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五味巷》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 燕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黄土高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穿过云朵直至阳光处——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酒》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贾平凹《古土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秦腔》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村里的电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访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安徽省中考题)
  贾平凹《耍蛇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土炕》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残佛》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相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拴马桩》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我有一个狮子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刘家兄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风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壁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玻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贾平凹《走进塔里木》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在米脂》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极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