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2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苸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align=right>(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斧子
B. 谨痒序之教              痒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负戴:负担、背负
D. 王无罪岁                无罪:没有罪过
16.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鸡豚狗彘之畜        B. 臣之壮也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不知日之入
17.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陈述了“民加多”的措施与统治者应持的态度,侧面阐释了“民本、仁政”思想。
B. 从“王道之始”到“王道之成”,说理逻辑明晰,层次递进,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
C. 选文通过“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批评了统治者的错误认识。
D. 选文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
 
【答案】15. D    16. A    17. D

    
相关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2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39页)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4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pptx课件(10页)
  《寡人之于国也》表格式教案13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52页)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20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6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5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35页)
  《寡人之于国也》改写成五言诗
  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3(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ppt复习课件(21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2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1页)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36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