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内蒙古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刘 倩
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需要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实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内蒙古固阳县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9届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内蒙古2018—2019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8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普查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新课标II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6篇)
  2017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II)
  内蒙古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内蒙古兴安盟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2016届高三学业水平测试与评估语文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高三质量普査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试卷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内蒙古兴安盟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内蒙古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渺小的梦,最风采的人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