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4

19 谏太宗十思疏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轻者贬谪削官,重者惨遭灭门之祸。如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功臣谋士谈虎色变,封堵进谏言路。但是仍有无数谋臣良相,他们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虑、对民族存亡的忧患,勇敢地向君王冒死直谏,赢得一世美名。

美字体 思 国 之 安 者 , 必 积 其 德 义 。

赏美文
一双筷子何以毁掉一个国家
秦 强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箕子“畏其卒,怖其始”,从一双象牙筷子身上看到了纣王的欲望难平,为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果然,“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一双小小的象牙筷子何以能够毁掉一个泱泱大国?显然,毁掉殷商王朝的是筷子背后的奢靡享乐。历史和现实莫不证明,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基本道德底线。奢华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各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当无限膨胀的贪婪欲望遇到了不受节制的恣意权力,结局就是意料中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道。勤俭节约可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历史上,富甲天下的邓通饿死街头,富可敌国的石崇收监问斩,贪恋专权的刘瑾招致凌迟,国之巨贪的和珅狱中自缢……这些生前锦衣玉食、不可一世之人,最后结局无一不是财尽人亡、身死名灭。
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廉可以治国。即使是处在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仍不断谏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表明,勤俭和廉洁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克勤克俭往往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勤俭不兴,贪欲不止;节约不行,欲壑难平。考究不少落马的豪贪巨蠹,其贪污腐化的直接起因,往往是一包名烟、一瓶美酒、一顿大餐、一块好表,之后就慢慢放弃了勤俭节约的底线,渐渐养成了奢靡享乐的恶习,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最近爆出的一些触目惊心的“老虎案”,无一不是背弃了节俭节约原则,走上了奢靡享乐的歧途,在贪腐堕落的泥坑中越陷越深,最终沦为国家的罪人。各级干部应当懂得,唯有把勤俭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品格去恪守,才能自由行走在清正的大道上。
(有删减)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56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x课件(21页)2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46页)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6
  《谏太宗十思疏》ppt复习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21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45页)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16页)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6页)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2篇)
  《谏太宗十思疏》作业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李世民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13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关于《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两个问题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12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1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5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和原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