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老舍《茶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
地点同前幕。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  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栓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  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几个打炮,明几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  三  太太,您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怎么?
李  三  你还不明白?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  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  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
王淑芬  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  三   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三   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
【后面叫:李三!李三!】
王利发  崔先生叫你快去!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
李  三  哼!
王淑芬  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几个还说不定关不关,三爷,这里的事交给掌柜的,你去买点菜吧!别的不说,咸菜总得买下点呀!
【后面又叫:李三!李三!】
李  三  对,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忿忿地往后走)
王利发  栓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你可得……
王淑芬  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
王利发  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  听听,又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王淑芬  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过了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重新开张,老伙计李三却抱怨工资少而事务多,这一情节暗示出茶馆的前景暗淡。
B.文中说“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这句话表明了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善于改良,能够顺应时代。
C. “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由此可见李三老于世故,也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
D. “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王淑芬的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对它的交代属于细节描写,字写得更大,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B. “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既摹动作又写心理,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
C.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冰凉!”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在无奈而悲凉的语气里折射出李三对社会改良的失望,这是一种含泪的幽默。
D.在影视片或戏剧中,有时会出现一种画外音。上文中的“远处有隐隐的炮声”,就是画外音,与开头的时间交代相照应,暗示了时代背景。
8.在《茶馆》一剧中,王淑芬是一个不具有主角光环的次要人物,但在上述节选部分中,她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4分)
9.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二)
6.C(“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理解错误,李三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见惯了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景,对社会的改良失去了信心)
7.B(“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分析错误。这些动作描写,不能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主要是表现此时没有顾客光临,她们的无事可做以及对茶馆前景的不自信)
8.①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王淑芬是裕泰茶馆的老板娘,也许是平时见惯了三教九流的人,所以她的思想比较超前、活跃,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没有因循守旧,抵制变革。她梳着时兴的圆髻,看不顺眼李三的小辫儿,又劝李三“不要顽固,既然改了民国,就应该随着走”,都可表现出她的与时俱进。
②勤劳。作为老板娘,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主子的位置上,吆三喝四,而是和伙计一起忙前忙后,里外操劳。
③善良。从王淑芬对李三抱怨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她比王利发更能体谅别人,内心更为善良;她还劝王利发添人,既是茶馆的实际需要,也是出于对李三忙不过来的关照。
9. 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②新思潮(王淑芬时兴的圆髻)与旧思想(李三的小辫儿)之间的冲突。③小人物(王利发一干人等)与大时代(军阀割据)之间的冲突。
 

    
相关资料

  《茶馆》第一幕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教案11
  《扬州茶馆》教案5
  《扬州茶馆》教学反思
  《扬州茶馆》教案4
  《扬州茶馆》教学设计3
  《扬州茶馆》教学设计2
  《扬州茶馆》教案1
  《茶馆》ppt课件(24页)
  《茶馆》导学案
  《茶馆》教案10
  《茶馆》教学设计9
  《茶馆》ppt课件(21页)
  老舍与《茶馆》ppt课件1
  《茶馆》ppt课件(19页)
  《老舍与《茶馆》》教案1
  《茶馆》教案8
  《茶馆》ppt课件10
  《茶馆》讲学稿
  《茶馆》学案练习及答案
  《茶馆》资料汇编
  《茶馆》ppt课件9
  《茶馆》学案
  《茶馆》创新ppt课件9
  《茶馆》说课稿2
  《茶馆》教案(第一幕)
  《茶馆》教案6
  《茶馆》ppt课件8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教案5(3课时)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