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级 |
学科 |
班级数 |
学生总数 |
学生家中可以通过电视机观看《新疆教育电视台》的学生数 |
所占比例 |
学生家中具备一台网络学习终端设备(手机或电脑等)并能实现接入互联网的学生数 |
所占比例 |
学生家中同时不具备以上两种方式开展的学生数 |
所占比例 |
|
高一 |
语文 |
4班 |
53人 |
21 |
40% |
49 |
92% |
3人 |
< align=justify>5% |
|
高一 |
语文 |
5班 |
57人 |
27人 |
47% |
53人 |
92% |
4人 |
< align=justify>7% |
|
周 次 |
时 间 |
章节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完成情况 |
|
第1周 |
3.23-3.27 |
一 |
必修二 10《游褒禅山记》(3)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 |
5 |
|
|
第2周 |
3.30-4.3 |
二 |
必修三 1.《林黛玉进贾府》(3) 2.《祝福》(2) |
5 |
|
|
第3周 |
4.6-4.10 |
三 |
2.《祝福》(1) 第一单元单元小测及讲析(2) 4.《蜀道难》(2) |
5 |
|
|
第4周 |
4.13-4.17 |
四 |
4.《蜀道难》(1) 5. 杜甫诗三首(3) 6.《琵琶行》(1) |
5 |
|
|
第5周 |
4.20-4.24 |
五 |
6. 《琵琶行》(2) 7. 李商隐诗两首(2) 第二单元小测(1) |
5 |
|
|
第6周 |
4.26-4.30 |
六 |
第二单元讲析(1) 8.《寡人之于国也》(2) 8. 《劝学》(2) |
5 |
|
|
第7周 |
5.4-5-8 |
七 |
作文训练(2) |
2 |
期中 考试 |
|
第8周 |
5.11-5.15 |
八 |
期中试卷讲评(1) 10.《过秦论》(3) 《师说》(1) |
5 |
|
|
第9周 |
5.18-5.22 |
九 |
《师说》(1) |
5 |
|
|
第10周 |
5.25-5.29 |
十 |
1.《窦娥冤》(3) 2.《雷雨》(2) |
5 |
|
|
第11周 |
6.1-6.5 |
十一 |
4. 柳永词两首(4) 5.苏轼词两首(1) |
5 |
|
|
第12周 |
6.8-6.12 |
十二 |
5. 苏轼词两首(1) 6. 辛弃疾词两首(4) |
2 |
高考 |
|
第13周 |
6.15-6.19 |
十三 |
7. 《李清照词两首》(3) 单元检测(2) |
5 |
|
|
第14周 |
6.22-6.26 |
十四 |
8. 《拿来主义》(2) 11.《廉颇蔺相如列传》(3) |
2 |
中考 |
|
第15周 |
6.29-7.3 |
十五 |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2) 12. 苏武传(3) |
5 |
|
|
第16周 |
7.6-7.10 |
十六 |
13. 苏武传(2) 14. 张衡传(3) |
5 |
|
|
第17周 |
7.13-7.17 |
十七 |
单元小测(2) 作文训练(2) 阅读课(1) |
5 |
|
|
第18周 |
7.20-7.24 |
十八 |
期末复习 |
5 |
|
|
第19周 |
7.27-7.30 |
十九 |
考试 |
2 |
期末 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