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诗词鉴赏阅读 >>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B.上片秋景之黯淡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非常契合;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
C.词人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为思乡怀旧步步铺垫,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
D.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
15.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4.D项,“下片直抒离愁”分析以偏概全,下片抒情,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第一句点出“乡魂”“旅思”,直抒胸臆;二、三两句用梦魂难接、休倚高楼衬托相思之苦;最后一句借酒浇愁,愁至高潮,写出相思之深。
15.①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②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③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相关资料

  词两首《虞美人》《苏幕遮》ppt课件(15页)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理解性默写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6页)
  周邦彦《苏幕遮》pptx课件(24页)
  周邦彦《苏幕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设计3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5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4页)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4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28页)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3页)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案
  周邦彦《苏幕遮》学案2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9页)
  《苏幕遮》《八声甘州》学案
  《苏幕遮》《八声甘州》练习题
  韦庄《菩萨蛮》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6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5
  《蝶恋花》《苏幕遮》教案1
  周邦彦《苏幕遮》学案
  范仲淹《苏幕遮》mp3音频朗读
  范仲淹《苏幕遮》学案
  范仲淹《苏幕遮》教案1
  范仲淹《苏幕遮》ppt课件1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4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3
  周邦彦《苏幕遮》教案2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