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2020年北京市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
2020北京高二(上)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
李大钊与他的“青春中华”
蔡如鹏
1916年5月,年仅27岁的李大钊在结束了两年多的留学生活后,从日本回到祖国。为了进一步施展政治抱负,在反袁斗争中威望空前提高的原进步党人梁启超、汤化龙和蒲殿俊在北京创办了《晨钟报》,邀请李大钊担任编辑部主任。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第一份《晨钟报》面世。李大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晨钟> 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以下称《<晨钟>之使命》)。李大钊在文中第一次向国人阐述 了他的理想——创造青春之中华。他说,《晨钟报》的使命就是“青春中华之创造”。这是他当时的理想,也是他对国人,首先是对青年的号召。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出路就是要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青春的国家。
《<晨钟>之使命》一文是李大钊第一次正式地向社会提出他的“青春中华”宣言,正式 向青年发出奋起自觉的呼唤。随后,他又陆续在《晨钟报》发表了10余篇短文,大多都是围 绕激发青年这一主题的。
但李大钊阐述“青春中华”思想最早的文章,却不是《<晨钟>之使命》,而是另一篇完成更早并且后来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青春》。
《青春》一文最早发表于 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写作《青春》时, 李大钊虽远在日本,但一直非常关心国内的斗争局势。在反袁斗争的高潮期,他已经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