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1.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大教堂三分之二的屋顶遭到破坏,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在大火中轰然坍塌。此次大火,给全球的文化遗产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
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且同样含有大量木质建筑材料的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含建筑9000余间。这些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不仅核心受力骨架的材料以易燃的木材为主,而且其内外檐还绘制有大量的易燃性油饰彩画,即便不是人为失火或纵火,遭遇雷击等自然因素,也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建筑防火极其重要。太和殿是紫禁城最为重要的宫殿,其在历史上曾遭受过数次火灾。康熙十八年,御膳房太监用火不慎,诱发大火。大火从御膳房直接向南串,跨过乾清门广场,然后拐了个弯,从保和殿蔓延到太和殿,使得太和殿被烧毁。16年后,太和殿开始复建,为避免再次发生别的建筑物火势蔓延到太和殿的情况,建造者将太和殿原有的两端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这样一来,别的建筑发生火灾时,就很难波及到太和殿。太和殿两端的卡墙也成为我国最早的防火墙。
紫禁城中还有一种同样作用的墙,即用于硬山屋顶的后檐墙。这种屋顶类型的建筑在紫禁城古建筑群中的地位非常低,为太监、宫女的值守用房。在雍正时期之前,其前后檐均开设门窗,以便采光及通风。然而这些建筑内需要生火照明、做饭取暖,时常引发火灾。雍正五年起,所有的这种用房的后檐墙一律不得开设门窗,以利于防火。这种规定在紫禁城实施后,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后檐墙的一种施工工艺,称为封护檐。
紫禁城外有方正形状的护城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紫禁城内亦有河流,称为内金水河。尽管内金水河围绕紫禁城周圈布置,但其形状弯弯曲曲,尽量接近部分宫殿建筑。文渊阁是乾隆皇帝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的场所,建筑防火意义重大。为彻底切断可能存在的火势蔓延,乾隆下令将文渊阁建在内金水河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