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山东省 >>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时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多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伶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客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超然客整理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种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于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贵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药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2021届新高考山东卷模拟训练语文试题
  山东省2021年1月份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1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中三学情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山东临朐高三12月份阶段性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莱芜市2021届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