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2

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感受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
2、展开想象,走进古诗描摹的场景,品鉴诗歌中的“逻辑悖论”所带来的审美价值。
3、鉴赏表现劳动生活的古代诗歌,专题研讨“劳动的崇高与美丽”,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鉴赏诗歌中刹那间的意趣美,提升审美能力。
4、学习《诗经》相关文化知识、杨万里相关知识,了解古人劳动生活,深入体会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以及辛勤劳动等价值意义。
【重点难点】
1、赏析诗歌使用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鉴赏民歌手法。
2、通过专题研讨,深入体会“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课题导入:从古至今,辛勤的劳作带来丰收的喜悦,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和古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感受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体会劳动的崇高与美丽,探究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单元导语明确了《芣苢》《插秧歌》这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热爱劳动,主旨是“歌咏劳动的美好与快乐”。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芣苢》《插秧歌》ppt课件2
  《芣苢》《插秧歌》pptx课件1
  《芣苢》《插秧歌》教案1
  《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